杨晟台
宋元祐年间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诚州(今湖南靖县)人。沅、诚两州自创建以来,设官屯兵,募役人,调戍兵,开道路,侵占民地,民不安业,怨声四起。元祐二年(1087),改诚州为渠阳军,罢两州兵马及守御民丁。晟台乘机率众起义,攻文村堡。融州(今广西融水)各族民众在粟仁催率领下,纷起响应,交通被阻。宋廷调湖北转运副使李茂等镇压,入渠阳。虽使起义受挫,但仍迫于形势,废堡撤戍,还地于各族农民,始罢。
宋元祐年间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诚州(今湖南靖县)人。沅、诚两州自创建以来,设官屯兵,募役人,调戍兵,开道路,侵占民地,民不安业,怨声四起。元祐二年(1087),改诚州为渠阳军,罢两州兵马及守御民丁。晟台乘机率众起义,攻文村堡。融州(今广西融水)各族民众在粟仁催率领下,纷起响应,交通被阻。宋廷调湖北转运副使李茂等镇压,入渠阳。虽使起义受挫,但仍迫于形势,废堡撤戍,还地于各族农民,始罢。
蒙古国勋戚。又称脱栾赤驸马。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之子。13世纪前期,以其父导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军征服“林木中百姓”功,尚成吉思汗女扯扯干公主(阇阇干,一说尚火雷公主)为妻。有3男2女。3男为不花帖木
清代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又译色布腾巴勒珠尔。绰罗斯氏。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乳母之父晖特和硕齐狩猎巴里坤,被哈密伯克额贝都拉长子郭帕伯克俘虏,献于清。后获宥,授一等侍卫。
辽代中期学者。契丹族。善星相之学。圣宗朝,为翰林学士。统和二年(984),出使高丽,送国书以议地界。闻高丽国师精于星相,乃纳重币,设盛仪求见,以屡请不从,求助于高丽王,终得见,国师传之偏正垣七政论,及
汉、蒙语词对照词书。纂成于元代,不著撰人姓名。顺帝至元六年(1340)刊本题为《至元译语》。收于《事林广记》续集卷8者为常见本。全书录有535个汉语词汇,下附相应的音写的蒙古语词。分天文、地理、人事、
见“阿穆尔达喇达尔罕”(1252页)。
山名。即支莫挚山。位于中国、不丹、锡金边界。光绪十六年(1890),中英签订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八款》第一款规定此山山顶为西藏与哲孟雄(锡金)的分界线。
渤海王国官员。一作高洋粥。唐大历十四年(日本宝龟十年,779)秋,渤海文王大钦茂遣其为使聘日,同行凡359人。九月,抵出羽登陆。日以“来使轻微,不足为宾”,所赍国书不合体例,及不从筑紫道来为由,拒绝其
傈僳族抗英首领。云南泸水县人。傈僳族。清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三日,英国殖民主义者派郝滋上校率领2千侵略军以武力强占中国片马,为收复失地,片马各村寨傈僳族头人来墨夺扒组织“蓑衣兵”抵抗英军,他亦在
晋代匈奴官号。为16王之一。分左右。位在左右独鹿王之下,左右安乐王之上。为单于辅臣。皆由单于子弟充任。
见“别失八里”(10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