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珣

李珣

五代时文学家、医学家。字德润。祖籍波斯(今伊朗)。唐末其先人经商入蜀,定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善诗词,著有《琼瑶集》,己佚。《全唐诗》收录其诗54首。《花间集》收录37首。《全五代词》收录3首。其诗词感情细腻,构思奇巧,为时人所称道。兼通医药,著有《海药本草》(亦称《南海药谱》) 6卷。该书补充了《神农本草》、《名医别录》、《唐本草》等历代药书的不足,纠正了此前药书认为迷失香“性温无毒”,庵摩勒“甘寒无毒”等错误说法。还介绍了《唐本草》等书所没有的15种海外药物,有车渠、金钱钒、波斯白矾、瓶香、宜男草、藤黄、师草子、莎木面、返魂香、海红豆、落雁木、奴会木、无名木、海蚕、海红豆、落雁木、奴会木、无名木、海蚕、郎君子等。明代李时珍在编修《本草纲目》时曾参阅是书。该书已佚。陈垣依据《永乐大典》,辑录有手抄本。

猜你喜欢

  • 百濮

    见“濮”(2580页)。

  • 博古里

    见“博木博果尔”(2153页)。

  • 源乾曜

    ?—731唐朝宰相。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鲜卑源氏。其先世为河西秃发氏,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隋刑部侍郎※源师民孙,唐太常伯源直心之子。初第进士。神龙(705—707)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江东

  • 瓦氏夫人墓碑

    壮族抗倭英雄瓦氏之墓碑。清嘉庆十年(1805)岑某立。原碑在今广西田阳县田州镇那兰村那斗屯附近。碑文中央阴刻竖行正字:“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门十六世祖妃妣瓦氏太君之墓”。是碑为研究壮族民族英雄瓦氏夫人历

  • 杨再成

    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今城步县)人。约皇庆元年(1312),在城步创办儒林书院。促进城步苗区渐兴儒道文风,影响甚大,对传播汉文化,教育苗民子弟,有重大贡献。

  • 汩咄部

    即“伯咄部”(1090页)。

  • 哨官

    清代在海南岛黎族腹地委任的基层头目。一般辖一小峒,或有辖一大峒者。由总管(辖一大峒或数峒)代理加委,委任时总管带来帽子、长衣、布鞋、袜子和委任书、铜牌、证章。其职责是维持辖区内社会秩序,处理峒内各种纠

  • 乌罗护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乌罗浑国(一说其与乌罗浑为两个不同民族)。来源于北魏时的乌洛侯。《旧唐书》称其在※和解部之东,具体所在众说纷纭:或说在今大兴安岭东侧,北至黑龙江省讷河县,南到齐齐哈尔市的嫩江两岸

  • 智藏

    见“阇那崛多”(2105页)。

  • 射鬼箭

    契丹特殊的习俗与刑罚。《辽史·国语解》:“凡帝亲征,服介胄,祭诸先帝,出则取死囚一人,置所向之方,乱矢射之,名射鬼箭,以祓不祥。及班师,则射所俘。后因为刑法之用。”《礼志》载之,归“皇帝亲征仪”;《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