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朵颜卫

朵颜卫

明初在东北所设蒙古※兀良哈三卫之一。该部自称兀良哈(明人异译作五两案)。其首领为※成吉思汗名将兀良哈人※者勒篾(折里麦)后裔。者勒篾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大兴安岭南麓)一带,该部即因山得名。明初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以北、搠河(今绰尔河)流域。洪武二十二年(1389)始设卫,以脱鲁忽察儿为指挥同知,统领部众,隶大宁都司。永乐二年(1404),升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与新任都指挥同知哈儿兀歹共掌卫事。七年(1409),转隶奴儿干都司。正统(1436—1449)间,在瓦剌驱使下,逐渐南下,入大宁境,分布于东起广宁前屯(山海关东北),历喜峰口,近宣府(今宣化)一带。明末,察哈尔部林丹汗西进,败右翼喀喇沁、土默特,该2部部分人东迁,与朵颜卫混合,称喀喇沁和土默特。天聪(1627—1635)初,服属后金。清代为辽西的喀喇沁和土默特左翼。据《卢龙塞略》所载,其主要世系如下:(脱鲁忽察儿)—完者帖木儿—阿儿乞蛮—莽兀儿—打卜忽—花当—革儿孛罗—革兰台—影克—长昂—伯忽乃。此外,影克之子※董忽力(董狐狸)、※兀鲁思罕、※长秃等亦是万历时的著名强酋。

猜你喜欢

  • 火鲁火孙

    见“和礼霍孙”(1448页)。

  • 诸色户计

    指各种户籍。元代居民按职业划分为民、军、站、匠、盐、儒、僧、道等约10种左右户籍。其中有由国家强制签充的,如军、站、匠、盐等户;有经考试或其他方式认可的,如儒、僧、道等户。每种户都须承担特定的封建义务

  • 工康洛桑登周

    参见“清饶四朗”(2111页)

  • 折继世

    宋代将领。党项羌族。※折惟忠子,※折继祖弟。少从军,为延州东路巡检。宋治平四年(1067)十月,闻知西夏左厢监军嵬名山欲以绥州降宋,遣子克懃报宋将种谔,使宋协助取绥州,已率步骑万余人自怀宁砦趋银州,分

  • 盐课司土副使

    官名。明代在内地井盐、矿盐产地,设盐场、盐井盐课司大使、副使,隶盐课提举司。在少数民族产盐区亦以当地归附的土民头目任盐课司土副使,为管盐的世袭小土官,亦有不许世袭者。云南省剑川州弥沙盐井、浪穹县顺荡盐

  • 席伯

    见“锡伯族”(2364页)。

  • 清真寺

    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泽,意为“礼拜的场所”。一称礼拜寺。在中国,为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聚会和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唐称“礼堂”,宋元称“清净寺”、“真教寺”,元末

  • 马市图

    明代马市贸易图卷。作者不详。绘制于万历(1573—1620)年间。隆庆五年(1571),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先后在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宁夏、甘肃等地开设

  • 左部

    即“顺奴部”(1691页)。

  • 白狄

    春秋时狄人的一部。亦作白翟。一说狄人信仰萨满教,以青、赤、白、黑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白狄居西,崇尚白色,穿白色衣饰得名。春秋初居牧于陕北高原(今延安、延长一带),隔黄河,河东居赤狄。部分进入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