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朵豁剌惕

朵豁剌惕

蒙古部落名。为不鲁勒札儿—朵豁剌因(不丹札儿—朵豁兰)或朵豁剌歹之后裔,属尼伦蒙古人,同成吉思汗血缘较近,据《元朝秘史》,同为蔑年土敦后裔。在※“十三翼之战”中,该部与答里台、火察儿等组成一翼,助成吉思汗与札只刺、泰赤乌等13部作战。1206年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分封时,将其分予次子察合台,从此成为察合台汗国的蒙古部落之一。该部※异密在14世纪蒙古各部异密的混战中,成为察合台汗国东部的强大军事势力。伊斯兰历七四八年(1347—1348),该部异密※播鲁只扶立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为汗,成为东察合台汗国“开国功臣”,最富庶的※向阳地为封地,一直左右汗国政治。至其子※忽歹达时更被赐予12种特权,实际控制军国大权,先后废立6汗。直至叶尔羌汗国拉失德汗统治时期(1533—1559或1560),此家族的势力才被翦除。随着叶尔羌汗国内整个蒙古部族的伊斯兰化和突厥化,该部亦逐渐融合于突厥语诸部族,特别是维吾尔族中。

猜你喜欢

  • 乙薛

    见“萧乙薛”(1992页)。

  • 满语官爵称谓

    满族先民称其首领为“牛录额真”(后改称“牛录章京”)。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翌年即以“牛录额真之爵”赏给被征服者洛科等人。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其八旗官爵汉名为满名“昂邦

  • 黑斤

    见“赫哲族”(2422页)。

  • 脱忽剌温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 透伦玛路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亦作“透欧玛路”。流行于今内蒙古、鄂伦春族地区。据说鄂伦春人过去供奉的几十种神中,其地位最高,能统治诸神。家家都供。它既能保护人畜平安,也可保佑多捕猎物,故凡人、马有病或

  • 西日陶苏

    蒙古族的奶食品之一。蒙古语音译,即黄油。夏秋两季制作,将鲜牛奶倒入桶内,搅拌后,待其发酵,将浮在表面的脂肪、蛋白捞出,加以过滤,去掉渣质,放入锅里加热,不时搅动,待色泽微黄,取出冷却后即成。为鲜奶的精

  • 布朗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因地而异,有“布朗”、“阿瓦”、 “瓦”和“乌”等。他称“濮曼”、“孟”。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澜沧、镇康、双江、耿马等地。人口82280人(1990年)。其先民在先

  • 索墩布拉克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西南40公里乌孙山北麓,海拔1390—1560米。墓地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公里。有墓葬120座。隔索墩布拉克村,可分两片。村北2公里有40余座,均为卵石封堆

  • 觉阿尼西

    藏语音译,意为“一五二四”,即藏历十五绕迥第二十四年。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由掌办商上事务第穆呼图克图报请驻藏大臣批准,于光绪十六年(1890)仿※九松西著”币铸造,惟正面铸藏文“觉阿尼西”字样,余

  • 猛安

    金代女真人职衔名,社会组织与军队单位名。本为女真人统军首长,金建国后逐渐演变为爵衔名及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组织名称。详见“猛安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