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本教

本教

一作“苯教”,俗称“黑教”,藏语为“本波却”。佛教传入西藏前,当地固有的较原始宗教。与中国内地古代之巫觋和世界许多地方的萨满教近似。崇信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水泽、林木、雷电、风雹等万物有灵,认为天上、地上和地下各有称为“赞”、“年”和“鲁”的神鬼精灵存在,人之吉凶祸福系之于附体之阳神、战神、降生值日神、娘舅神、守舍神、灶神等及其他鬼魅精灵守护或作祟,神鬼是人生命之主宰,能把人的灵魂带走,并保护或危害人之后代。通过本教师行焚香供、血肉供、杀牲祭祀、跳神、占卜等祈福禳灾法事。与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不同,以反时针方向※转经。其原初之教义和仪规,据说掺有来自伊朗之外道自在派的成份。相传祖师名为兴饶米沃切。至※吐蕃26代赞普前,此派在藏区一直占主导地位,有御前本教师参与辅佐朝政。佛教传入西藏时,曾与之进行残酷斗争,终因赞普兴佛抑本,其势渐衰。然在斗争中双方相互吸收对方之教义和教规,遂使佛教逐渐西藏化,本教亦渐演变为藏传佛教之一派。今藏族称受佛教影响深者为“白本教”,保持原有特点较多者为“黑本教”。其寺院多分布于藏区边缘或牧区。民主改革后,其信徒亦同样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享有信仰自由,其代表人物亦参加地方佛教和政治事务的协商和管理。

猜你喜欢

  • 鸠僚

    亦称“鸠民”。僚人的一支。汉晋时分布滇西及牁古、益州二郡间的兴古郡(今云南东南之文山、红河两自治州一带)。出自古代百越族系之一支,发展为壮侗语族诸民族,与今仡佬族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 拙轩集

    书名。金王寂所撰诗文集。6卷。寂字无老,蓟州遵化人,天德二年(1150)进士,历官中都路转运使,谥文肃。诗境清刻俊露,有戛戛独造之风,古文亦博大疏畅,为大定、明昌时期的名士。原书已佚。《四库全书》编者

  • 水达达

    元代对以渔猎为业的诸部女真人的别称。亦称水达达女真、女真水达达,或曰打鱼水达达、水鞑靼,《黑鞑事略》作斛速益里干(蒙古语,意为住在水边的鞑靼),清《满洲源流考》等作硕达勒达(满语,硕,“直”之意;达勒

  • 珠舍里部

    见“朱舍里部”(793页)。

  • 应昌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应昌县(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西南)。蒙古弘吉剌部世居该地。世祖至元七年(1270),建应昌城。二十二年,建应昌路。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亡,顺帝退走应昌。明洪武

  • 阿速江

    见“乌苏里江”(341页)。

  • 满四

    见“满俊”(2387页)。

  • 忽鲁

    见“完颜京”(1145页)。

  • 义从胡

    汉末曹操征调匈奴丁壮编组的军兵。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部众散居并州(治晋阳)六郡,由并州刺史梁习征调匈奴丁壮编为“义从胡”,分配各地驻

  • 克主杰·格雷贝桑

    1385—1438即一世班禅。简称克主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出生于后藏拉堆多雄(今西藏昂仁境内)。贵族贡噶扎西之子。幼年拜凯珠僧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克主杰·格雷贝桑。后赴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