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
彝语音译。意为被抢来或买来的汉族人。系辱蔑之词。解放前,在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等级地位同于※呷西,没有任何自由,可被主子随意买卖或屠杀,隶属于※节伙、※布尔杂补等。民主改革后,等级制度被废除,获得解放。
彝语音译。意为被抢来或买来的汉族人。系辱蔑之词。解放前,在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等级地位同于※呷西,没有任何自由,可被主子随意买卖或屠杀,隶属于※节伙、※布尔杂补等。民主改革后,等级制度被废除,获得解放。
辽臣。字乙辛隐。契丹族。突吕不部人。为奥隗部节度使萧里拔之孙。史载其为人谨慎,不妄交。道宗时入仕。清宁九年(1063),国内发生“重元之乱”,举家赶赴道宗行宫,投入平叛。时年尚幼,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
古代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对东方诸民族的泛称。“夷”原是夏商周时期对周边各族的泛称,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因有是称。《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
451—525北魏、梁将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先世系乌丸王氏,一说为汉王霸后裔。善骑射,少好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为州主簿,迁颍川太守。梁天监(502—519)中,与子僧辩据郡归梁,封南城县侯
见“费雅喀”(1771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托里卫,并说清代有托里峰,在黑龙江城(今爱辉)南60里。
清内蒙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达里冈爱诺尔附近。牧地东界阿巴哈纳尔左翼旗,西界阿巴噶旗,南界察哈尔正蓝旗,北临大漠。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诺密特默克图,始名所部
古代乐舞。流行于今新疆一带。又名浑脱舞。苏莫遮(同音异译有苏摩遮、苏幕遮、飒磨遮等)、浑脱,系用黑羊毛制成的一种毡帽,因舞蹈者所戴而得名。并有“苏莫遮”乐曲。其形式多样,有成群结队的大型音乐舞蹈,旗鼓
?—118西羌起义军首领。东汉永初元年(107),参加西羌起义,随※滇零转战于陇西、安定、北地等郡。六年(112),滇零死,子※零昌立,居丁奚城(今宁夏灵武)辅佐幼主。元初四年(117),零昌被刺死后
唐宋时对居住在邵州一带的瑶民称谓。据《宋史·蛮夷传》:梅山蛮“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同书《蔡奕传》亦云“潭、邵间有上下梅山,……徭人居之”,故名。唐时多从事狩猎和
?—1285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骁勇善战。初任忽必烈宿卫。从征大理。中统三年(1262),随军平山东李璮之变。谏免私贩马于南宋者罪,籍为兵。任千户,戍蔡州(今河南汝南)。至元五年(1268),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