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立节
壮族传统节日。亦作吃立节,每年从夏历十二月三十日下午始,至次日凌晨黎明止。主要活动:下午清扫室内外,在门旁、神龛贴新对联,特别要更换香炉中的炉灰,以示除旧迎新;当晚,各家杀鸡宰鸭备酒肉祭祖,然后合家吃“团圆饭”;饭后,全家围坐在用“三脚架”支撑的铁锅周围,制作汤圆、花生糖、芝麻糖、油团、炸米花糖、甜酒、茶品等各种传统甜品,长者边吃,边给青年和儿童讲古叙今,进行传统教育;有的猜谜语,做各种室内游戏,通宵达旦,直至鸡叫三遍。相传此乃显示旧年丰登,预兆新年国泰民安。
壮族传统节日。亦作吃立节,每年从夏历十二月三十日下午始,至次日凌晨黎明止。主要活动:下午清扫室内外,在门旁、神龛贴新对联,特别要更换香炉中的炉灰,以示除旧迎新;当晚,各家杀鸡宰鸭备酒肉祭祖,然后合家吃“团圆饭”;饭后,全家围坐在用“三脚架”支撑的铁锅周围,制作汤圆、花生糖、芝麻糖、油团、炸米花糖、甜酒、茶品等各种传统甜品,长者边吃,边给青年和儿童讲古叙今,进行传统教育;有的猜谜语,做各种室内游戏,通宵达旦,直至鸡叫三遍。相传此乃显示旧年丰登,预兆新年国泰民安。
清中叶以前青海西南藏族部落总称。一称青海所属四十司、阿里克等四十族。即蒙古尔津族、雍希叶布族、玉树族、噶尔布族、苏鲁克族、尼雅木错族、洞巴族、多伦尼托克安图族、阿萨克族、克列玉族、克阿永族、克叶尔济族
见“可突于”(492页)。
见“穹庐”(1535页)。
见“蒲昌县”(2319页)。
?—1533哈萨克汗。又译塔喜尔汗。阿的黑速檀子,※哈斯木汗之侄(一说堂弟)。1523—1533年在位。其统治期间,对内暴虐无道,倒行逆施;对外不分敌友,四处出击,以致中、西部为诺盖汗国所占领。明嘉靖
官署名。汉代初称大行,由秦代典客改置。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此名。置大鸿胪卿一人主事,以大行令为属官。职司诸侯封谥、奏谏、皇子拜王、诸王入朝,及边疆各族来使宴赉、封赐等事。魏、晋初因其旧。至东晋
契丹语音译,意为“心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宫卫※弘义宫,契丹语音译为“算斡鲁朵”。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和中印边境东段一带。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的洛渝和察隅地区。使用人口不足5万。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缅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疡疮”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纥不烈牙吾塔。
见“博木博果尔”(2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