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宁寺

普宁寺

①藏传佛教寺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乾隆二十年(1755),清朝政府为庆祝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迎接蒙古各部王公朝觐而建。庙座北面南,依山成势。形制融汉藏样式于一体。前部布列山门、碑亭3座,镌乾隆御制《普宁寺碑文》、《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皆用满、汉、蒙、藏四体文字。左右为钟鼓楼。继进为天王殿5楹,大雄宝殿7楹,供三世佛、十八罗汉。从殿后盘道而上,为大乘之阁,高36米。内供世界最大木质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22.28米,重110吨。阁四周有五色浮屠,分列四大部洲,构成曼荼罗格局。4角复有一喇嘛塔,代表佛教四智。雄伟壮观。今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藏传佛教寺庙。蒙古语称“图格默里阿木尔吉古鲁赫齐苏默”。位于喀尔喀蒙古科布多(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清政府拨银万两,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建成。红色围墙。山门有四大天王巨大塑像。佛殿北墙立有佛祖宗喀巴及观音像,两侧分立16尊“乃丹”(即罗汉)。寺内有乾隆皇帝敕立的石牌两块。喇嘛来自厄鲁特及明阿特旗。惇多克格隆任达喇嘛。为札萨克图汗部及赛音诺颜部纳鲁班禅呼图克图、札拉军札呼图克图及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轮流驻锡之所。经费由科布多地区提供。同治十一年(1872),回民起义时遭到破坏。

猜你喜欢

  • 伏俟城

    古城名。吐谷浑王国都城。“伏俟”,吐谷浑语,意为“王者”,即“王者之城”。故址在今青海共和县铁卜卡古城,位于布哈(喀)河河口附近,南依石乃亥北山,北临切吉河。梁大同六年(540),吐谷浑夸吕可汗营建宫

  • 呼伦贝尔撤销特别区

    1912年,沙俄策动呼伦贝尔“独立”;1915年11月6日又胁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承认呼伦贝尔为“特别区域”。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政权覆灭,呼伦贝尔上层于1920年1月6日,

  • 上坛经

    羌族原始宗教三大经典之一。系有关神事的经典,内容分《序经》和《正经》两部分。一、《序经》。是巫师做上坛法事,正式请神敬神或还愿之先演唱的经典,主要有《出学》(意“解秽”)、《笛雪儿匹》(意“还愿”)、

  • 同光

    五代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沙陀人)年号。923—926年,凡4年。

  • 五部帅

    汉末至晋初并州匈奴五部首领。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魏王曹操留于邺,分其众为五部,每部立其贵族为帅,称“五部帅”。呼厨泉兄於扶罗子刘豹为左部帅,其余部帅皆以刘氏为之

  • 明通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隆年号。1023—1026,凡4年。

  • 刀更孟

    ?—1415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暹答长子。永乐十一年(1413),父卒,袭职(一说自立)。执政后,暴虐无道,重辟刑,创轧锯之法,或以铁钩勾罪犯脊骨

  • 马月忽难

    见“马月合乃”(181页)。

  • 吾也而

    1163—1258蒙古国将领。又译吾也儿、乌也儿、乌野儿等。散只兀氏。图鲁华察子。以武勇著称,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元太祖六年(1211),从征金,次年与哲别克东京(今辽宁辽阳)。十年,充先锋,

  • 竹园白话报

    报刊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北京回族学者、医生丁子良(号竹园)创办于天津。次年改称《天津竹园报》。宣统元年(1909年)6月出至652期后,改名《忠言报》。鼓吹“君主立宪”,提倡白话文、开通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