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昆布

昆布

海藻名。唐代渤海国区内的著名特产之一,为时俗所贵。盛产于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镜南、北道一带)。史载叶如手大,紫赤色(一说黄黑色),与海带同类,比海带细(一说即海带),“绳把索之如卷麻”。既可食用,亦可入药,故渤海国常以其作为贡品,献于唐。

猜你喜欢

  • 布土

    参见“土僚”(64页)。

  • 辖里尀

    又记作“瞎里尀”、 “��里尀”(“尀”,读若“颇”)。契丹语,意“请时”。契丹族对中和节(二月一日)和三伏节(六月十八日)的称谓。契丹皇族姓耶律,后族姓萧,为国内两大姓,

  • 小河守御千户所

    明代四川卫所名。又称小河千户年。宣德四年(1429)正月置。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山河营。时,松潘卫指挥使吴玮以松潘地方广远,兵力寡弱,控制为难,且山高谷深,道路崎岖,猝有缓急,通报不易,奏请增兵设站,

  • 康古陆

    见“康古六”(2101页)。

  • 稍鲁

    烤鱼。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赫哲族地区。为旧时赫哲人保存鱼肉的方法之一。制法:搭好烤架,将洗净的鱼切成块或肉条、鱼披子放在架上,加火熏烤,干、熟后即成,然后储存备食。吃时,炒、炖、煎皆可,也可用

  • 刘嵩

    北魏大臣。字阿龙。匈奴独孤部人。东雍州刺史※刘乞归之子。原居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徙河南洛阳(今洛阳市)。宣武帝(499—515年在位)时,任给事。请疏黄河,以通漕运,授龙门都将。以历年功不就,

  • 打报古

    旧时布依族婚俗。亦名“打接亲”。流行于贵州紫云洛河流域及镇宁扁担山一带。为远古抢婚遗俗。结婚之日,男方派接亲队(包括媒人、接亲代表、挑夫、中年妇女、姑娘共十数人)到女家接亲。当进入寨门时,女方儿童便用

  • 玛延山卫

    见“马英山卫”(182页)。

  • 萨穆什喀

    ?—1643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扈尔汉第三弟。少从努尔哈赤征战,积功授三等轻车都尉。太宗皇太极即位,列十六大臣之一,佐理镶白旗事。天聪四年(1630),征明滦州,率众射敌获胜。七年(163

  • 西嗕

    匈奴所属部落名。被匈奴奴隶主征服后,安置于匈奴东部地区(左地)游牧。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乘匈奴饥馑,人畜死丧惨重,局势不稳,属国离叛之机,其部长率数千人南下附汉,在匈奴与汉朝边界处,与瓯脱(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