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

纪传体五代十国史书。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总称《五代史》。后为区别欧阳修《新五代史》而用今名。五代北宋间薛居正(934—985)监修,卢多逊(934—985)等撰。150卷,凡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另有目录2卷。多逊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后周显德进士,入宋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加兵部尚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与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张九龄等合撰此书,翌年成编。以范质《五代通录》为底本,兼采五代实录诸书,取材丰富。记朱全忠灭唐至赵匡胤称帝间5代14帝53年(907—960)历史。按五代断代为书,梁书24卷,唐书50卷,晋书24卷,汉书11卷,周书22卷。其中本纪及后妃、宗室、诸臣等列传,记载以沙陀人李克用后裔为主所建后唐、刘知远创建后汉、西域胡人(或称沙陀人)石敬瑭等后晋及汉人朱全忠创建后梁、郭威创建后周之兴衰。《僭伪列传》及《世袭列传》则叙述中原地区以外沙陀人刘崇创建北汉及汉人所建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等十国的起落。此外,《外国列传》记述契丹、吐蕃、回鹘、高丽、渤海靺鞨、黑水靺鞨、新罗、党项、昆明部落、于阗、占城、牂牁蛮等周边诸族的状况,是研究五代十国民族史的重要书籍。《新五代史》刊出后,本书渐湮没,清四库馆臣邵晋涵据《永乐大典》汇辑旧文,并参以有关资料百余种,补充正文,附以注文,计有梁、唐、晋、汉、周书共131卷、杂传7卷、志12卷,内容大抵可得原书十之七八。有南昌熊氏影库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武英殿本、百衲本等。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甲喇章京

    见“甲喇额真”(559页)。

  • 马虎臣

    1825—1898清代画家。名文炳,自号正山道人,晚号南潭遗叟、五泉髯叟。甘肃陇皋(今兰州市)人。回族。世奉伊斯兰教。喜读书,事父母以孝闻。幼即喜绘事,初学于滇人孙铸,又以马安吉学得墨松山水画。后得房

  • 庆瑭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庆唐。如史载宋嘉祐元年(1056)十二月,西夏派遣使臣庆瑭徐舜卿等赴宋朝为毅宗谅祚母密藏氏卒告哀。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保德郡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天历二年(1329),帖木儿受封。

  • 果权

    ?—1903清末将领。字振邦。满洲正蓝旗人。莫得里氏。吉林驻防。以骁骑校从副都统福珠里出师伊犁,以战功迁协领。玛纳斯既复,署伊犁锡伯营领队大臣,驻车排子屯田。因前功晋副都统,赐“志勇巴图鲁”号。光绪十

  • 没藏氏

    ①西夏党项族姓。西夏汉文《杂字》蕃姓中的第二姓。 ②(?—1056)夏景宗元昊妃。原为大将野利遇乞妻,遇乞遭元昊诬杀后,与元昊私通,野利皇后发觉,使出居戒坛寺为尼,号没藏大师。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

  • 北京

    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有异。我国少数民族建号北京的有:①匈奴族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建夏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昌武元年(418)夺取长安(今西安市)称

  • 把都儿台吉

    见“阿穆尔达喇达尔罕”(1252页)。

  • 异域录

    书名。清图理琛(1667—1740,满族,正黄旗人,字瑶圃)著。2卷。康熙五十一年(1712)五月,图理琛以原任内阁侍读,奉命出使时游牧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部,途经张家口以北蒙古地区、俄国西伯利

  • 领卢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即枢密之西夏语译名。后世称“蕃官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