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州蛮
古族名。又称施蛮、施州溪蛮。泛指施州地区少数民族。属溪峒蛮,唐称彭水蛮、汉属武陵蛮。分布地区包括湖北省恩施、宣恩、利川、建始、五峰等地。宋咸平年间(998—1003),朝廷以盐给之,且许以粟转易,首领田现等俱内附。因善用木弩药箭、战斗敏捷,以为忠义胜军。明代土兵继其勇武善战传统,抗击倭寇,屡建战功。其地居有今土家、苗等民族之先民。
古族名。又称施蛮、施州溪蛮。泛指施州地区少数民族。属溪峒蛮,唐称彭水蛮、汉属武陵蛮。分布地区包括湖北省恩施、宣恩、利川、建始、五峰等地。宋咸平年间(998—1003),朝廷以盐给之,且许以粟转易,首领田现等俱内附。因善用木弩药箭、战斗敏捷,以为忠义胜军。明代土兵继其勇武善战传统,抗击倭寇,屡建战功。其地居有今土家、苗等民族之先民。
①清圣祖玄烨年号。1662—1722年,凡61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圣祖玄烨(622页)。
明代四川土司名。宣德八年(1433),都督方政平定历日诸寨置,隶松潘指挥使司。辖地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正统元年(1436)二月,镇守松藩总兵蒋贵以其地辽阔,且与松潘相去甚远,难以管辖为由,改隶叠
1583—1648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序称大贝勒。明万历在三十五年(1607),与兄褚英、叔贝勒舒尔哈齐等统兵接取东海瓦尔喀斐悠城降
解放前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柯尔克孜语音译,意为“母胎订婚”。类似内地的指腹婚。据说此种形式渊源于玛纳斯。一般发生于关系较好的家族或亲戚之间,希望亲上加亲。婚配概由父母及氏族首领包办。解放后渐被淘汰。
著作名。唐鱼孟威(唐末时人,曾任彬州刺史)撰。唐咸通九年(868),孟威以防御使主修灵渠(在今广西漓江上游),次年竣工并撰是文。内容记叙灵渠修建历史以及此次重修的宏伟工程及其在交通水利上的重大作用。为
契丹民族所信奉的一种福神。《辽史·国语解》释:“福神名。其神所临之国,君能建极,孚于上下,则治化升平,民享多福。”《太祖纪》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年(915),“君基太一神数见,诏图其像。”太一神源于
元代零售小额茶叶的凭证。由茶运司执掌发放事,时茶叶实行专卖,商人须凭茶引始能通行货卖。茶区零斤采卖则凭茶由为照。每张限茶9斤。至元三十年(1293),改为3斤至30斤分10等。茶引课重数多,止于商旅贾
书名。元司农司编纂。参加编撰或修订的有孟祺、畅师文、苗好谦等人。7卷。成书于世祖至元十年(1273)。内容包括典训、耕垦、播种、裁桑、养蚕、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岁用、杂事等项。多辑自《齐民要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八剌合赤”、“巴剌合臣”。《元朝秘史》释为“管城的”。《元史·兵志》:“司阍者,曰八剌哈赤。”太宗窝阔台时始置,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上都留守司有八剌哈
见“安答”(9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