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斡勒

斡勒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斡罗、斡鲁、兀勒。来源于部名。原居今黑龙江、乌苏里江合流处以东近海处,金景祖乌古鹖时迁居按出虎水(今阿什河)北。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故地,如有的猛安迁到盖州(治今辽宁盖县)。后改汉姓曰石。

契丹语音译。“厚重”之意。宋人余靖在庆历三年至五年(1043—1045)先后出使契丹,益晓契丹语,曾在辽兴宗设的筵席上作汉语与契丹语交杂的《北语诗》,受到兴宗赞赏。诗中有“两朝厥荷情斡勒”句,自注:“厥荷,通好也。斡勒,厚重也。”“斡勒”在刘斡《中山诗话》中作“斡勒”,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中作“感勤”。

猜你喜欢

  • 西域

    古地域名。见《汉书·西域传》。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县西北小方盘城)以西广大地区。有两义:狭义的指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为止;广义的则泛指古代中国人所至和所知的玉门关以西所有境域,大体上包括今我国新疆

  • 青海番族章程

    清朝律令。道光十八年(1838),为移住青海湖周围“番族”而制定。共8款:一、遵界址住牧,不准侵占别族地土。二、番民外出打牲,百户百长须严加管束。三、宜照现在清查户口住牧,不得再引玉树“番众”进驻。四

  • 诺比提

    18世纪新疆维吾尔族诗人。和田人。自幼好学,曾取道莎车到喀什噶尔(今喀什)读书。作品有《格则勒》等。主要以爱情为题材,也写过不少劝人忠诚向善、争取和平的著作。其诗歌抒情、优美,语言通俗、明快,富有人民

  • 玛沁

    县名。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甘肃玛曲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兴海两县,西接本州玛多、达日两县,南界甘德县。为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史载,汉至隋唐,部分

  • 西藏白话报馆

    清代西藏地方之报馆。创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驻藏大臣联奏秦准设立,获商上噶勒丹池巴等人赞成。其宗旨以开通风气、增长民智、尚武功、重实业为主。用藏文出版,刊登上谕、奏议及四川、西藏公牍、西藏近

  • 高昌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三年(1316),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驸马始封。其子帖睦尔普化、篯吉、太平奴以及月鲁帖木儿及其子桑哥等先后袭封。

  • 合不直迷里几频你

    契丹语。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属承天皇太后※崇德宫。“合不”可单独成词,辽太祖※弘义宫、辽世宗※积庆宫、应天皇太后※长宁宫和是宫下皆有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合不”。“频你”,

  • 冷木当·阿班罗勃

    清末云南贡山县第四区独龙族反土司斗争首领。因不堪察瓦龙藏族土司的剥削压迫,于宣统二年(1910),与次里组织60余人起事,拒绝向察瓦龙土司缴纳捐税。以砍刀、弓弩为武器,率众到土司驻地布尔请愿,代表民众

  • 拔思母部

    辽代部族名。对辽叛服无常。辽道宗大安十年(1094)降辽,为辽属国,辽于北面属国官中置该部诸官职。向辽朝贡不定,有从征义务,但出兵无定额。该部降辽后尚有多次侵掠辽地被讨伐的历史记录。同年十一月,结达里

  • 纳喝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耶悔水及窝谋罕城一带。其地约当今吉林省敦化市以北地区。景祖乌古迺时(1074年前在位),其部长已听命于乌古迺。肃宗颇剌淑时(1092—1094年在位),已被统一到女真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