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掏心式宰牲

掏心式宰牲

古代蒙古族屠宰牲畜和野兽的方式。亦称破腹取脏。其起源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及长期生活实践有关。佛教传入之前蒙古族普遍信奉萨满教,他们把动物的头、气管和心肺合称为※只勒都,是动物的灵魂所在,代表整体,不能分离,也不能轻易送人,用于※主格黎的祭祀大典和殉葬等,故屠宰野兽和牲畜时禁止断喉杀牲法,以免将动物的只勒都割断。据成吉思汗的《大札撒》云:“吃野兽时,应先缚住兽的四肢,然后开腹,以手握住兽心,然后吃兽肉。像伊斯兰教徒那样屠杀者,应将他也杀掉”。元世祖忽必烈又重申了这些规定。其具体方法是先在牲畜或兽的胸口下部划开一两寸长的口子,然后伸手入胸腔内挑断其动脉,直至动物死亡,再剥皮取肉,据说此法可使牲畜的血液都集中在胸腔内,故肉和皮都很干净。这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特方式。牧民10岁左右就学习宰羊,成年后就十分娴熟,宰一只羊只需10多分钟。大量屠宰牲畜是在秋冬之交,膘满肉肥之时,除了出售之外,还要留足冬春用的肉食,或做成腊肉,或放在羊肚内保鲜。其他季节里不轻易杀牲。

猜你喜欢

  • 格列山只台吉

    见“格哷森扎台吉”(1811页)。

  • 那海

    ?—1300钦察汗国权臣。原为万户长。因在与伊儿汗国战争中战绩卓著,受重用。忙哥帖木儿(1266—1282)、脱脱蒙哥(1282—1287)在位时,势力渐大,擅专朝政,阴谋制造纠纷。至元二十七年(12

  • 讹迹邗

    见“郁成”(1350页)。

  • 忽鲁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和啰噶卫。永乐五年(1407)三月设考郎兀卫,以早哈(又译恼纳)为指挥使,后因早哈与侄塔失争印,明廷以早哈掌忽儿海卫(又译忽鲁哈卫),塔失掌弗提卫。十三年(1415)

  • 庆远裕民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洪武七年(1374)置。设大使1人,从八品;副使1人,正九品。以茶易八番溪洞之马。后革。

  • 张雄夫妇墓志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青石质地,正方形,边长74.5厘米。楷书志文30行,满行30字。碑述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583—633)与夫人麹氏生平事迹。

  • 图瞻

    清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初居巴育特地方。后金建国初,率子弟族人归附,努尔哈赤以贝勒女妻之。以其所统人丁分编一牛录,令其管辖。未几,管梅勒章京事。崇德七年(1642),从征明,围锦州,率本固山兵败松山援

  • 和悰顺

    纳西族葬俗改良先行者。字乐天。云南丽江束河人。生于康熙年间(1662—1722),幼赴鹤庆府读书。知诗书,明大义,有才干。雍正元年(1723),与白沙阿知立倡议丽江改设流官知府。乾隆元年(1736),

  • 怯怜口

    蒙古语音译,意为“家中儿郎”。原为草原部落贵族家中僮仆,随蒙古兴起及元朝的建立,皇室、诸王、勋贵通过掳获、分封、招收、影占等方式,占有大批人口,作为私属人户,谓之“怯怜口”。多为工匠、护卫、猎户、鹰人

  • 希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