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拓跋氏

拓跋氏

①古部落名。鲜卑的一支,以部为氏。原居于大鲜卑山一带,即今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近年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的※嘎仙洞中,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太武帝拓跋焘派李敞祭祖时刊刻于石壁上的祝文,进一步证实了此点。相传至远祖拓跋毛时,统辖36部落、99大姓。至东汉初年拓跋推寅时期,乘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之机,南迁今呼伦贝尔草原。后进据河套北部固阳阴山一带匈奴故地,成为鲜卑联盟成员。并与留居故地的匈奴余众融合,日益壮大,故有的史书认为“拓跋”为“鲜卑父胡母”所繁衍之后裔。而《魏书·序纪》却以拓跋氏为黄帝后裔,称“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东汉桓帝时(146—167),鲜卑部落联盟首领檀石槐分鲜卑为东、中、西三部,自上谷(今河北怀来)以西至敦煌为西部,一说拓跋氏世为西部大人(有的学者则认为拓跋部推寅与西部大人日律推演非一人)。鲜卑联盟瓦解后,自成一部。曹魏黄初(220—226)初年,※拓跋力微为首领,并没鹿回部,势渐盛,拥兵20余万,组成部落联盟,包括拓跋八部及异姓75部、四方诸姓35部。甘露三年(258),政治中心由河套北部迁汉定襄郡之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西晋怀帝时(306—313), ※拓跋猗卢入居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受封为大单于、代公。建兴三年(315),被封为代王,置官属,定刑法,建立代国(一说始于338年),为拓跋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部众原以牧猎为业,进入中原后,农业日趋发展。※拓跋郁律时,“控弦上马,将有百万”,雄于北方。※拓跋什翼犍建国三十九年(376),为前秦所灭,部众被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别属匈奴独孤部刘库仁和铁弗匈奴刘卫辰管辖。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拓跋珪复国,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迁都洛阳。次年,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二十年,改姓元氏,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汉化。其疆域东起辽西,西至新疆东部,南达秦岭、淮南,北抵蒙古高原。永熙三年(534),分裂为东西魏。后※东魏为鲜卑化汉人高氏所建北齐取代,※西魏为鲜卑宇文氏所建北周取代。拓跋贵族在北齐、北周乃至隋、唐政权中,官居高位者甚多,入隋唐后,其部众逐渐与汉族等融合。②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其原居地在今甘肃迭部至四川松潘之铁巴诸部。唐初附于唐朝,其部内徙陕北,曾受唐封李姓,宋封赵姓,为建立西夏王朝之皇族。参见“党项羌”(1864页)。

附:拓跋鲜卑初期世系表(拓跋毛至力微)

(后见代国、北魏世系)

猜你喜欢

  • 嘎拉达苏台庙

    内蒙古巴林右旗十三大庙之一。亦称好特苏尹伯格勒图、查干宝力格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于大板镇东北约四十里处的阿布德仁台山修建。以建在嘎拉达苏台而得名。民国初,巴林旗土地被放垦,建立林西县

  • 八白宫

    即“八白室”(23页)。

  • 句犁湖单于

    即“呴犁湖单于”(1393页)。

  • 宮合

    即“合八字”。旧时朝鲜族婚俗。男家求婚时,需把写有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即“四柱”)的红帖送给女家。女家则以男女“四柱”,对照“五行”推算双方的八字是否合适。如认为合适,则答应联姻。

  • 城塔村古城

    西夏遗址。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东胜县东哈什拉沟北侧。城呈长方形,长490米,宽436米,现仅存东南角残墙。出土文物有宋、金时期铜钱,残砚、陶瓷片等。该城属西夏版图,为西夏后期城堡遗址。

  • 萧特末

    辽代大臣。字何宁。汉名英。契丹族。史载其为人机辨任气。辽圣宗太平年间,累官安东军节度使,以才能称道。十一年(1031),受召为左祗候郎君班详稳。未几,迁左夷离毕。兴宗时,重熙十年(1041),累迁北院

  • 卢沟河

    河名。即今永定河。辽代始见其名。一作芦沟河。大定十年(1170),金政府议决疏卢沟以通京师漕运,因山东岁饥未动工。十一年十二月,省臣复奏开之,并提出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今白河

  • 新疆置省

    清代末年统治新疆政策的重大变革。新疆古称西域。自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以来,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设官置治,进行有效管辖。清代,清朝统治阶级为分化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在统一全疆地区后,

  • 阿克塔拉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今新疆疏附县布拉提村西5公里处,葱岭东麓群山环抱的山前地带。1972年发掘。包括阿克塔拉、温克洛克、库鲁克塔拉、德沃勒克四处。石器形体较大,大多为磨制石镰、石刀、制作精致。其中尤以无孔半月形最具特

  • 高欢

    496—547北魏、东魏大臣,北齐奠基者。一名贺六浑。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祖父高谧仕魏官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累世居北边,为鲜卑化汉人,俗同鲜卑。一说其先为高丽人或鲜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