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抚黎章程

抚黎章程

清末广西提督冯子材镇压海南岛陵水、崖县等地黎族人民起义后所制“善后”方案。共12条,其内容主要是:开辟十字大路,使来往畅通;屯兵要冲之地,安营弹压;分设抚黎局,委任黎族上层为局以下各级头目,令其自为约束;禁止吏胥索扰,所属有犯,拿送到官;鼓励移民垦植,新开田土,三年不收赋税;招商伐木、开矿,向黎人租赁或付酬,黎汉均享其利,在各峒口设场互市,严禁汉民讹赖盘剥;强令归附黎人薙发改装,学习汉文汉语,推行大汉族主义的同化政策。但上述某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黎汉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黎族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唐玄奘译,共600卷。西夏文译者佚名。题款记西夏仁宗御校。写本,梵夹装。各卷字体不一。现北京图书馆藏21卷:18、21、22、26、27、34、71、93至97、103、104、1

  • 呢牙斯

    ?—1878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作尼牙斯。原为叶尔羌(今莎车)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乘库车爆发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为库车义军首领热西丁和卓和当地回族联军所败。遂向阿古柏求援,谋夺叶尔羌回

  • 热振事件

    五世热振活佛土登坚白益西丹巴坚赞于1934年任摄政后,对亲英势力和英国进行斗争,并加强与中央政府联系,国民政府授以“辅国宏化禅师”封号,为此遭亲英势力中伤诽谤,被迫于1940年“辞职”。热振在静修期间

  • 邑落

    ①氏族、部落或农村公社。《后汉书·挹娄传》:“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魏书·勿吉传》:“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 ②村落。《三国志·吴志·黄盖传》:“皆奔走尽归邑落。”

  • 徒单恭

    ?—1154金大臣。本名斜也。女真族。徒单氏。海陵王后徒单氏父。天眷二年(1139),为奉国上将军。以告发耶律余睹、吴十结党谋叛事,超授龙虎卫上将军。改户部侍郎,出为济南尹,迁会宁牧,封潭国公。复出为

  • 济克济札布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巴济戚族。初游牧于青海,附和硕特部。后因受罗卜藏丹津侵掠,携属徙喀尔喀附巴济。雍正九年(1731),偕巴济等导准噶尔军掠喀尔喀诸札萨克,被清军击败,潜逃准噶尔。乾隆二

  • 察割之乱

    辽代(契丹)初期重大政治事件。察割,即耶律察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耶律安端子,为辽世宗耶律阮的族叔。世宗即位时,淳钦太后不允,将兵抗击,在此两强争斗之时,他见世宗宽厚,乃怂恿其父投附世宗。后世宗确立

  • 骨斯讹鲁朵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 吴金银

    清代广西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广西龙胜(治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人。侗族。乾隆五年(1740),率领龙胜厅所属广南、平等等地侗族人民反抗清王朝统治,附近苗、瑶、壮各族人民起而响应,队伍迅速扩展至2 000

  • 纳新

    见“迺贤”(13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