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平埔人

平埔人

部分台湾高山族的称谓。清代亦称“平埔番”。主要散布在台湾西部和北部沿海平原及浅山。因其大多居于较为平坦的地区,故名。过去有人将其分为若干支:凯达加兰人,分布在基隆、淡水及台北附近;噶玛兰人,分布在今宜兰县境,史称噶玛兰三十六社;道卡斯人,分布在今新竹、苗栗二县海岸平地;巴则海人,分布今台中县境的丰原、东势一带;巴布拉人,分布在今台中县大甲溪和大肚溪之间的海岸地区;巴布萨人,分布在今彰化县大肚溪以南,浊水溪以北海岸区域;和安雅人,分布在今嘉义和南投县境;西拉雅和马卡道人,分布在今台南市附近及高雄、屏东、台南等县一带;邵人,史称“水沙连番”,居于日月潭附近。与汉族接触较早,受汉人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较深,为高山族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部分,长期以来虽和汉人互有融合,但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点。

猜你喜欢

  • 完颜永升

    ?—1213金大臣。亦名允升,本名斜不出,一名鹤寿。女真族。完颜氏。金世宗子。大定十一年(1171),封徐王,进封虞王。二十六年(1186),加开府仪同三司。翌年,判吏部尚书,授山东西路按必出虎必剌猛

  • 大爨碑

    即“爨龙颜碑”(2590页)。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莫霍尔特里,接本部中右旗界;西至哈喇陀罗海,接本部右翼末旗界;南至察罕诺尔,接军台及瀚海界;北至察罕诺尔齐特呼拉,接本部右翼末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始任札萨克多

  • 清仁宗

    即“颙琰”(2508页)。

  • 八角鼓

    ①满族打击乐器。鼓身呈八角形,故名,相传象征八旗。宽约17厘米。鼓框、鼓墙均木制,单面蒙蟒皮。每片鼓墙嵌小钹子,象征24旗佐。其中一墙端系丝绳,中结双纽结,下垂长穗两股,穗色因各旗不同而互异。演奏法或

  • 李如桢

    明朝辽东边将。朝鲜族。李氏。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第三子。以父荫为指挥使。屡迁至右都督,并在锦衣。曾掌南、北镇抚司,提督西司房,列环卫者40年。虽为将家子,然未历行阵,不知兵。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

  • 蒙文总汇

    书名。又称《蒙古文汇》,为蒙满汉合璧词典。清咸丰元年(1851),蒙古学者赛尚阿编著。共16册。此外尚有额尔德尼编著的17卷本及固什喇嘛校订的12卷本,均于光绪年间出版。该书对后来的词典编工纂工作有较

  • 松潘卫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官署名。洪武十二年(1379)四月置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十三年,太祖朱元璋以其地远在山谷,屯种不给,馈饷为艰,命罢之。十八年(1385)二月,又以其地控制西蕃要地,复置卫,军士粮饷令

  • 皇太子惕隐司

    见“惕隐”(2104页)。

  • 阿用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阿用簇”又作“阿容簇”。宣德十年(1435)五月置,秩正七品,设长官吏目一员。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地近黑水。宣德二年(1427),千户钱宏等因朝廷调发松潘官军往征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