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族

布依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仲家”、“夷族”。自称“布越”、“布那”、“布曼”、“布侬”、“布僚”等。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西南部镇宁、紫云、关岭、平坝、清镇等地,贵阳郊区亦有分布。其地气候温和,多溶岩分布,景色秀丽,驰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和享有“贵州高原之花”美称的花溪,即在其区。特产甘蔗、木棉、桐油、茨藜、娃娃鱼(大鲵)等。有2545059人(1990年)。与壮、侗、傣、水等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魏、晋、南北朝至唐、宋,统称蛮僚、俚僚或西南蕃、八番。元、明、清称仲家。1953年起统称今名。旧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有家庭手工业。富有革命斗争传统,曾发动著名的南笼起义、上司起义。操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北部方言接近,通用汉文。1956年曾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布依文。体质特征属蒙古利亚人种南亚类型。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信仰多神,崇拜祖先,行鸡卜、蛋卜,近代部分人始信仰天主教。从事农耕稻作,以大米为主食。嗜腌酸、辣食。有不落夫家习俗。蜡染工艺著称国内外。以干栏式建筑为传统住房,近代多改为木、石结构。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六月六、七月半、牛王节等。传统的文化艺术有布依戏、花灯戏、铜鼓涮巴舞及布依歌等。

猜你喜欢

  • 坚童

    1253—1291元朝大臣。字永叔。蒙古蔑儿乞氏。大名路宣慰使※阔阔之子。少孤,稍长入国学,受业于祭酒许衡。入宿卫,后授中顺大夫、右侍议、迁中议大夫、同修起居注。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任礼部尚

  • 皇父摄政王

    清顺治时摄政王多尔衮的封号。皇室迁入燕京后,顺治元年(1644)十月,世祖福临封摄政王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通称为“皇叔父摄政王”。五年(1648)十一月,举行郊、庙典礼时,又加封为“皇父摄政王”。

  • 盐课司土副使

    官名。明代在内地井盐、矿盐产地,设盐场、盐井盐课司大使、副使,隶盐课提举司。在少数民族产盐区亦以当地归附的土民头目任盐课司土副使,为管盐的世袭小土官,亦有不许世袭者。云南省剑川州弥沙盐井、浪穹县顺荡盐

  • 息王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太祖子完颜宁吉受封。宁吉生母为崇妃萧氏。见《金史·太祖诸子列传》。

  • 鄂罗塞臣

    ?—1664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郭络罗氏。额驸达尔汉长子。天聪元年(1627),从父征明锦州,任护军参领。三年,从伐明攻北京。破袁崇焕军,授骑都尉世职。四年,署都统事。随贝勒阿巴泰镇守永平。五年,

  • 宾州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辖域东西430里,南北260里。东界方正县,西接阿城县,南连五常府,北邻黑龙江巴彦州。隋为安车骨靺鞨地。唐属渤海鄚颉府高州。辽

  • 西宁府新志

    青海省方志。(清)杨应琚编撰。40卷。应琚,辽宁人,雍正十一年(1733)及乾隆元年(1736),曾两度出任西宁道。此书资料多为其在任时所集。约成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二十七年(1762),有刻

  • 也里可温

    又译也里克温、阿勒可温、也立乔。蒙古语音译,意为“有福缘的人”。元代对聂斯脱里派基督教徒和教士的通称。关于其语源,另有希腊、叙利亚、阿美尼亚、突厥、阿拉伯诸说。时聂斯脱里派基督教(景教)亦称“也里可温

  • 亦儿古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亦儿吉里卫、伊尔库鲁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兀兰等处女真首领乞剌尼、纽邻等来朝,与兀兰等4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下游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东北耶拉布加地方,一说在呼

  • 呼留若王

    西汉时匈奴王。又作伊酋若王。名胜之。※握衍朐鞮鞮单于之弟。汉昭帝(前87一前74年在位)末,一度率众数千人叛汉,迎战汉军追兵。宣帝神爵四年(前58)五月,受握衍朐鞮单于所遣朝觐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