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尼亚

尼亚

即“尼雅”(764页)。

猜你喜欢

  • 吉林摩崖

    刻石题记。亦称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刻石。第一刻石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刻石范围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第二刻石在第一刻石西3

  • 苻苌

    ?—354十六国时期前秦太子。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子。皇始元年(351),健即天王位,被立为太子。次年,健称帝,封大单于,以统百蛮。四年(354),率军5万拒东晋桓温于尧柳城愁思堆(

  • 红水河

    河流名。古称“牂柯水”、“骆越水”、“郁林江”。上源北盘江和南盘江,两江于贵州望谟蔗香汇合后称红水河,至广西来宾三江口与柳江汇合,下流入黔江。流贯黔桂地,全长638公里,流域面积33162平方公里。主

  • 刬马军起义

    明代壮族农民起义之一。隆庆年间(1567—1572),柳州府属迁江县的北三(今属来宾)、来宾县的北五和柳江县的三都、五都等处壮族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因义军擅长用毒弩打仗,箭无虚发,人强马壮,矫健轻捷,屡

  • 强化三部长官司

    见“教化三部长官司”(1981页)。

  • 保义可汗

    ?—821唐代回鹘汗国第九代可汗。��跌氏。※怀信可汗之庶长子。天亲可汗时(779—789年在位),以黠戛斯东犯,率军出击,败之。贞元七年(791),率军至西域,击败吐蕃,

  • 合剌除

    见“哈剌出”(1635页)。

  • 庞特勒

    见“庞特勤”(1498页)。

  •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唐玄奘译,共600卷。西夏文译者佚名。题款记西夏仁宗御校。写本,梵夹装。各卷字体不一。现北京图书馆藏21卷:18、21、22、26、27、34、71、93至97、103、104、1

  • 乌舍尔

    见“乌守尔”(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