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陈卫。永乐四年(1406)十月,亦答鲁、能木里女真首领赵州不花、乞歹不花、忙古纳等来朝贡马,与卜剌罕卫同时设立,以赵州不花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县东讷谟尔河下游流域(旧说在今吉林桦甸县境)。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陈卫。永乐四年(1406)十月,亦答鲁、能木里女真首领赵州不花、乞歹不花、忙古纳等来朝贡马,与卜剌罕卫同时设立,以赵州不花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县东讷谟尔河下游流域(旧说在今吉林桦甸县境)。
参见“英义建功毗伽可汗”(1339页)。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阿大何(又作何大何)部发展而来。唐太宗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八部为十州
即“豁罗剌思”(2581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尼母曷烈因稍瓦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抹里。又,辽道宗※太和宫
见“甫儿河卫”(1047页)。
即“移剌履”(2066页)。
参见“壮戏”(887页)。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天历三年(1330),明宗和世㻋子懿璘质班(宁宗)受封。
官名。元代设置。职位仅次于宣抚使。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五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①官名。汉代始置,行于曹魏,南北朝、隋、唐、辽、夏、金沿之。蒙古国时期,必阇赤(掌文书者)长或号中书令。太宗三年(1231),为适应对中原汉地统治的需要,将必阇赤机构称为中书省,必阇赤长耶律楚材称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