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亮

完颜亮

1122—1161

金朝皇帝。即海陵王。本名迪古乃,亦作孛烈(意貌似汉儿),字元功。女真族。完颜氏。金太祖孙,辽王※完颜宗干次子。幼好读书。天眷三年(1140),以宗室子封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完颜宗弼处任行军万户,后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1144),加龙虎卫上将军,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留守,迁光禄大夫。为人多猜忌,残忍横暴,为立威,在中京专以权压服人。七年(1147),任尚书左丞,揽持权柄,结党营私,用其心腹任省台要职,密谋篡权。八年,拜平章政事,晋右丞相。九年,兼任都元帅,旋封为太保,领三省事。年底,发动宫廷政变,弑熙宗自立为帝。同时,假借熙宗欲议立后,召大臣,遂杀曹国公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任用党羽掌管要职,以秉德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帅,唐括辩为右丞相兼中书令,乌带为平章政事,并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即位后,极力推行封建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统一制度,镇压贵族反对派,改革政治制度,南侵南宋,企图建立统一南北的封建制政权。二年,先后杀太傅、领三省事完颜宗本(太宗吴乞买子)、尚书左丞相唐括辩及完颜秉德、完颜宗翰子孙30多人、太宗子孙70多人、诸宗室50余人。任用弟完颜衮领三省事、兼都元帅、封王,总揽军政大权。以心腹仆散忽土为殿前都点检,统领侍卫军。同时,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掌朝政,以渤海人挞不野人为行台尚书右丞相,汉人张通古为尚书左丞相。同年十二月,废除行台尚书省,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政令统一于朝廷。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今北京市),以为中都。定五京制,以大定府为北京,辽阳府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开封府为南京,会宁府为上京。正隆元年(1156),上尊号为圣文神武皇帝。废中书省、门下省,只置尚书省,直属皇帝。以太师、领三省事温都思忠为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参知政事,废除原平章政事官。至此,中央官制改革全部完成,史称“正隆官制”。继续奉行女真人南迁政策。派人至大兴府、山东路、大名府等地拘收原侵官地及荒闲牧地等分给南迁女真人耕种。二年,下令拆毁会宁府旧宫殿、诸大族宅第等夷作耕地;对原封有王爵的贵族,皆削封,进一步打击女真旧贵族。为南侵南宋,营建汴京(南京),将印造钞引库迁至汴京,大力征兵,凡年20以上、50以下者一律纳入军籍,共约正军12万,合副军共24万,选强健能射者5千人,亲自阅试,号为“硬军”。六年(1161)亲率32总管兵伐宋,屡遭失败。兵部尚书耶律元宜在扬州兵变,海陵王被乱箭射死。在位期间,先后镇压东海张旺、徐元起义,契丹撒八、移剌窝斡起义,大名府王九郎起义等;但他对废除奴隶制,发展封建制起了促进作用。世宗大定二年(1162),降封为海陵郡王,谥炀,后人习称海陵王。二十年(1180),降为海陵庶人。

猜你喜欢

  • 民屯

    清代内地移居新疆之回、汉民屯田。又称户屯。乾隆二十六年(1761),清朝政府为加强对天山北路的开发,从甘肃肃州(今酒泉)、安西、高台等地招募农民300户,送往乌鲁木齐屯田。后又陆续从内地迁回、汉民户到

  • 乌由罕

    明代蒙古称谓。亦作乌雅罕、乌由浑。均为蒙古语音译。为蒙古太师、丞相等※赛特领主之妻的尊称。与※阿哈(阿噶)相同。《武备志》、《登坛必究》意译作“娘子”。如永谢布领主※亦思马因太师之妻称为郭罗泰乌由浑。

  • 帮办大臣

    清代协助参赞大臣或办事大臣办理事务的高级官员。从蒙古贝勒、贝子中选任。如库伦办事大臣下有帮办大臣1员,科布多参赞大臣下有帮办大臣1员,协助处理各种事务。

  • 珠勒都斯

    即“裕勒都斯”(2304页)。

  • 苗蛮图

    图集。成于清代,绘者佚名。有几种:一为82图,有图无说;一为25图,有图有说。一种彩绘67幅,又彩绘1函2册本。又有苗民图,旧绘本1册,73幅。一为27图。名称相同,所绘各有所长。已流传海外,英、日、

  • 姚显

    ?—413后秦将领。字子章。羌人。后秦主※姚兴弟。初以司隶校尉佐姚兴。皇初元年(394)姚泓被立为太子后,曾受命与中书令姚晃同辅太子,入直西宫。后拜卫大将军。弘始十年(408),曾统军2万,节度诸军攻

  • 照票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

  • 秦王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知南院枢密事高勋以定策功受封,乾亨元年(979),韩匡嗣自燕王降封;开泰(1012—1021)中,景宗第四子耶律隆庆受封;景福元年(1031),后族萧孝穆徙封。重熙十年(

  • 护甸

    旧时白族农村对农田和庄稼的守护措施。白语称“捂赕”。主要流行于大理喜洲一带。白族农村最初由同姓家族聚居于一起,并耕种周围土地,每户耕地多少不等,或自有,或佃种,但各村界线分明。自栽秧时起为保护本村的水

  • 突骑施贺逻施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伊犁河中下游北岸。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突骑施贺逻施啜。显庆二年(657),唐平阿史那贺鲁后,其地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