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延
中亚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清代浩罕汗国四城之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输诚内附清朝。光绪二年(1876),沙俄并吞浩罕后属于俄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安集延。
中亚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清代浩罕汗国四城之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输诚内附清朝。光绪二年(1876),沙俄并吞浩罕后属于俄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安集延。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隆布、上隆布两部之合称。玉树25族之一。牧地跨通天河。多住河西。东界称多、扎武、拉布寺,南临拉休等族,西北抵玉树、扎武。有百长3名,属民600余户。耕牧兼半。百户驻迭达庄。信
见“和世㻋”(1445页)。
1476—1556东科尔寺一世活佛。藏族。生于青海巴尔康东科尔地方。父绒布隆巴,家贫,以乞讨为生。他幼年出家,赴木雅热甫岗拜师学经。后转赴西藏,在色拉寺下院绒布康村,拜绒布格底曲杰为师,尽学佛典。后返
敕勒之一部分。4世纪末5世纪前期,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屡征漠北,将敕勒(高车)迁入今内蒙古及山西、河北北部。居住在六镇(武川、怀朔、沃野、柔玄、怀荒、抚冥或谓御夷)稍北、漠南一带的敕勒部落,称北部敕勒。
?—572南北朝时突厥汗国可汗。又作木汗可汗、术汗可汗,亦作突厥大伊泥温木汗或阿史那木可汗。名俟斤,又名燕尹、燕都。阿史那氏。突厥汗国创始人※阿史那土门可汗子。西魏废帝二年(553),乙息记可汗科罗卒
?—135汉西域车师后部王。※涿鞮弟农奇子。顺帝永建元年(126),因随汉长史班勇击匈奴呼衍王有功,被立为王。阳嘉三年(134)夏,偕后部司马等率1500人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今新疆博格多山),坏其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铁砍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多由相邻地区传入,部分自行加工。刀长约50厘米,宽约8厘米。用长方形木板刻出凹槽,每隔约2厘米绕数道细铁(铜)丝,即为刀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车骑将军卫青修筑长城,太初三年(前102)在阴山以北建筑长城,汉代两次修筑长城,经过实地调查,在阴山山脉以北的乌兰察布草原上,现仍可清晰地看到两条平行的长城遗迹,其东自固阳
见“古儿别速”(441页)。
汉籍对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的俗称。因寺院外墙饰以红、白、黑三色花条,故称。藏传佛教文献多不用此称。详见“萨迦派”(20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