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㢸

宇文㢸

546—607

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奉诏修定《五礼》。累迁小吏部,转内史都上士。建德五年(576),募三辅少年数百人为别队,从武帝攻拔晋州。次年,从平北齐,以功封武威县公,改司州总管司录。宣政元年(578),迁左守庙大夫。从征突厥,拔寿阳,改封安东县公、浍州刺史,转南司州刺史。大象二年(580),追击奔陈之郧州总管司马消难,败陈将樊毅于漳口。历迁黄州刺史、南定州刺史。隋开皇初,封平昌县公,入为尚书右丞。奉命安集内附西羌,置盐泽、蒲昌2郡而还。迁尚书左丞,为官刚正,百僚惮之。三年(583),任行军司马,从元帅窦荣定破突厥于甘州。授太仆少卿,转吏部侍郎。九年(589),为信州道诸军节度,随军平陈,以功拜刑部尚书,领太子虞侯率。出为并州长史。十八年(598),为元帅汉王府司马,领行军总管,从征辽东。历朔、代、吴三州总管、刑部尚书、泉州刺史,皆有治绩。大业三年(607),转礼部尚书。以才能著称,声望甚重。为炀帝所忌,对帝好声色、勤远征之举颇露不满,被告发,坐诛。所著辞赋20余万言,为《尚书》、《孝经》注行于世。武德元年(618),追赠上开府、平昌县公。

猜你喜欢

  • 垂济恭苏咙

    ?—1731清代蒙古王公。苏尼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郡王※萨穆扎第五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三十八年,以追击察哈尔部之巴尔呼逃众,受嘉赏。五十五年(171

  • 苻宏

    ?—405十六国时期前秦太子。字永道。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子。前秦永兴元年(357),坚即位后,以母贵,封为皇太子。建元二十一年(385),长安遭西燕攻击,坚出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

  • 桑耶寺

    寺庙名。又称桑鸢寺、桑伊寺,全称“吉祥红岩无边不变天成寺”。公元779年赞普赤松德赞建。地处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原寺屡遭破坏,今寺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重建。藏史载,此寺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形制

  • 金简

    ?—1794清朝大臣。满州正黄旗人。朝鲜族。金氏。武备院卿三保子。初隶内务府汉军。乾隆(1736—1795)中,授内务府笔帖式,累迁奉宸院卿,赐姓金佳氏。乾隆三十七年(1772),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监

  • 戚龙州长官司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明洪武七年(1376),调云南大理府张起朝从征※月鲁帖木儿(蒙古族),留镇建昌(今西昌市),授威龙州(治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土知州。永乐二年(1404),改为威龙长官司,以张氏为长官

  • 克什克腾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西部、西拉木伦河上游。牧地在围场北,东至翁牛特及巴林界,西至浩齐特及察哈尔正蓝旗牧厂界,南至翁牛特界,北至乌珠穆沁界。元属上都路及应昌路地,明为成吉思汗后裔住

  • 恶拉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村寨专管庄稼的人。每个村寨人数不等,由群众推举,负责安排村寨的播种、除草、积肥、收割及砍柴等生产事宜。与群众共同商定时间,不能按时完成者,由寨众帮助。春播后由其轮流巡

  • 察哈尔正白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独石口外,东与北接察哈尔镶白旗,西与南抵察哈

  • 满都鲁

    1426—1479明代蒙古可汗。又译作满都古勒、满都固理、满都古尔、满都兀勒等。明人记载或误作满鲁都。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季子,岱总汗※脱脱不花异母弟。岱总汗长子摩伦汗被翁牛特部领主毛里孩王杀害

  • 勒保

    1740—1819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宜轩。大学士温福子。监生出身。乾隆四十五年(1780),擢内阁学士。五十二年(1787),授陕甘总督。五十六年(1791),清军征廓尔喀,道出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