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奶渣

奶渣

蒙古、藏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广泛流行于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牧区。制法:将酸奶倒入锅内煮沸,等温度下降后,倒入布袋过滤,挤出奶水,将布袋中的奶渣捏成小块,晾干即成。奶渣有酸味,故亦称酸奶渣。制黄油剩下的沉淀物,捏成小块晾干,称酥奶渣。味美,有解毒、去火之功能。是牧民的常备食品。食时,放入碗内,和以炒米、奶皮子,冲入奶茶泡食。亦可作为零食、待客等。游牧时,放入随身的袋内,途中作解饥之用。

猜你喜欢

  • 察尔察图河卫

    见“察札秃河卫”(2475页)。

  • 荔波水族起义

    清咸丰五年(1855),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贵州荔波水族以潘新简、吴邦吉等为首领的农民起义。莪蒲、巴容、三洞、羊安等地水族人民群起响应,聚众万余人,攻荔波县城。十月,在水浦与清军激战,大捷。咸丰六年

  • 则例馆

    清官署名。为专门修纂理藩院则例的部门。乾隆以前未专门设馆,嘉庆十六年(1811)四月,奏请开馆。由院司员、笔帖式内拣补纂修官4员,校对官8员,翻译官、誊录官各10员,由书吏,贴写书吏内拣选供事20名,

  • 甘州

    州名,西魏置,隋废。唐武德三年(619)改甘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唐永泰二年(766)及大中(847—859)中曾分别为吐蕃、回鹘所据。宋初入于西夏,改镇夷郡,又置宣化府,为西夏甘州监军司驻地。元

  • 旧土尔扈特部北路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策伯克多尔济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归清,封和硕布延图亲王,授札萨克,建旗。三十七年定牧霍博克萨里(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设4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北路

  • 阿旺班垫曲结嘉木参

    1854—1886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十世。清文献又称济龙通善呼图克图、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牙隆扎西仔。咸丰八年(1858)

  • 呼必赉

    见“忽必烈”(1487页)。

  • 蒙垦

    清代对开垦蒙古地区土地的简称。清政府对蒙旗土地的开垦,先禁后驰,约经禁垦、限垦、放垦三个时期。天聪八年(1634)划定蒙古牧地疆界,令各守地界,不准越界。这一封禁政策即包含着禁垦的内容。顺治、康熙、雍

  • 集解部

    契丹部落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初期由八部组成,集解部为其一。有人以为,*阻午可汗时

  • 庆远裕民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洪武七年(1374)置。设大使1人,从八品;副使1人,正九品。以茶易八番溪洞之马。后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