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丹

契丹

①中国北方古民族名。源于东胡后裔鲜卑。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始见于《三国史记》(卷18),《魏书》始立《契丹传》。是后《北史》、《隋书》、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皆有专传。南北朝时,游牧于今两辽河上游及其支流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其俗父母死不哭,以悲哭为不壮。人死置尸树上,3年后收骨焚之,酌酒祭奠。初分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日连、匹挈、黎、吐六干(一作吐六于)等8部,互不统属。先附北燕,首领受封为归善王。继附北魏,屡贡名马和文皮,并在和龙(今辽宁朝阳市)、密云与北魏交易。承圣二年(553),为北齐所败,失众10余万口、杂畜数百万头。开皇四年(584)九月,内附于隋。唐初,形成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拥兵3万4千。仍分8部,凡征发,诸部共举。猎则分部,战则同行。武德二年(619),唐以其内稽部置辽州,为唐在契丹设羁縻州之始。贞观二十二年(648),唐置松漠都督府,辖羁縻州10,以其酋帅窟哥为都督,赐姓李,封无极县男。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妻兄归城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唐,陷营州,自号无上可汗,兵至数万,屡败官兵。十月,尽忠卒,万荣代领其众。次年六月,为唐及突厥联兵所败,万荣被部下所杀,起义被镇压。契丹转依突厥。开元四年(716),首领李失活复降唐,受封松漠都督、松漠郡王、行左金吾大将军。二十三年(735),契丹知兵马官、北平王、检校松漠都督李过折被泥礼所杀,大贺氏衰落,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所代。天祐四年(907)正月,于越(掌军马官)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可汗痕德堇(一作钦德)即汗位。后唐天祐十三年(916),统一各部,称帝,建元神册,国号契丹。创文字,立制度,筑皇都,灭渤海,国号时称契丹时称辽,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保大五年(1125),亡于金。辽亡前,宗室耶律大石率部分契丹人西迁,建西辽政权。天禧三十四年(1218),帝位为乃蛮王子屈出律所篡。元太祖十三年(1218),复为蒙古所灭。契丹逐渐与汉族、蒙古族等融合。元末契丹族遂在历史上消失。 ②国名和朝代名。后唐天祐十三年(916)耶律阿保机所建。天显十三年(938),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大批汉人为契丹编民。辽太宗耶律德光为便于统治汉人,把民族色彩浓厚的国号契丹改为汉人易于接受的大辽。统和元年(983),又改国号为契丹。咸雍二年(1066),复改国号为辽。直至保大五年(1125)亡国。据契丹文记载,即使在称辽的年月,也称国号为契丹。仅在汉语汉文中通用辽。汉人则习惯于把整个王朝称为辽。耶律大石所建西辽,在契丹语中亦称作契丹。契丹王朝据有北半中国,控制陆路中西交通,世界影响深远,以致某些民族语言中至今犹称中国为契丹。

猜你喜欢

  • 尔朱世隆

    500—532北魏末年将领。字荣宗。北秀容(今山西朔县西北)契胡(羯胡)。尔朱荣从弟,华州刺史尔朱买珍子。孝明帝末,为直斋。转直寝,后兼直閤,加前将军。武泰元年(528),任给事黄门侍郎。孝庄帝即位,

  • 大唐天宝战士冢

    唐代在南诏阵亡将士合葬墓。俗称“万人冢”。地点在龙尾城(后称下关,今大理市治)龙尾河(今西洱河)南岸,即今下关天宝街南侧、黑龙桥南端。原冢高约3米,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10米,四周围以长条大青石,

  • 开泰

    ①辽圣宗天辅皇帝耶律隆绪年号。1012——1021年,凡10年。 ②(?—1763)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乌雅氏。雍正二年(1724)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九年(1731),迁侍郎。乾隆八年(17

  • 贞观政要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政书。原书唐吴兢撰,10卷。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共27面。页面22.5×14.5厘米,面8行,行间有竖格线,行15字,版口有书名和页码。存第四、第五卷的各一部分。1909年发现

  • 呵里雅

    清代新疆白山派和卓。一称呵里雅汗。维吾尔族。原籍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张格尔弟巴布顶长子。自幼随母居安集延。道光六年(1826),张格尔窜犯新疆时,被浩罕伯克护送至喀什噶尔。后清军进击,被俘执送北京

  • 中庵集

    书名。元刘敏中撰。25卷。敏中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字端甫。世祖至武宗朝(1260—1311)历任监察御史、廉访副使、国子祭酒、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其间劾权臣桑哥,不报,辞归,寻复起。集中所

  • 索格召

    鄂温克语音译。是额尔古纳河畔鄂温克人对野生鹿的称呼,对已驯养成家畜的驯鹿称“鄂伦”。详“驯鹿”。

  • 兀浑察

    ?—1293元朝将领。蒙古札刺儿氏。蒙古奥鲁官※拜延八都鲁孙,外貌台子。世祖至元六年(1269),袭祖父职,代领其军。从也速带儿征诸蛮。十六年,从征叛王笃哇于斡端(今新疆和田),有功。二十一年,奉诸王

  • 北哲里只

    “哲里只”,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北哲里只为※品部下之一石烈。“哲里”可单独构词,作人名,《辽史·营

  • 度坚山

    古地名。约位于今甘肃省东部,具体地点不详。陇西鲜卑乞伏氏居地之一。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乞伏司繁(西秦国君乞伏国仁之父)立,率部迁驻其地。废帝太和六年(371),为前秦苻坚所破,归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