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课

天课

伊斯兰教内的一种赋税。阿拉伯语意译,音译“扎卡特”。为穆斯林“五功”之一。中国穆斯林称为“功课”。是伊斯兰教法定的施舍,即奉“真主”命令征收的宗教赋税。又称“济贫税”,是为了“隆施济以防聚敛”。伊斯兰教规定:教徒有一定资财时,每年须按规定税率纳课,一般为收入的四十分之一,用以救济贫困者。解放前,中国伊斯兰教“天课”所征赋税主要有三种:即扎卡特(城镇天课)、欧合尔(农村的什一税)、吉兹亚(人丁税)等。在回族中征收的主要是扎卡特,以自愿捐献为主,并不完全按照四十分之一的比例。解放后,除了一些地方实行宗教摊派外,一般已完全成为一种自愿捐献的形式。

猜你喜欢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后右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子巴尔率众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布

  • 尼噜罕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

  • 西宁办事大臣

    清朝派驻青海地方行政长官。一称青海办事大臣、管理青海事务大臣、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雍正三年(1725)置。由理藩院从散秩大臣、八旗护军统领、副都统及各部侍郎中简任。3年一换。办事大臣衙门内设司官

  • 彰武县

    县名。在今辽宁省阜新市东北,辽河支流柳河中游,邻接内蒙古自治区。明初置广宁后屯卫,后徙,废为荒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设养息牧牧厂于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推行垦务,以养息牧垦地置此县,治

  • 范文程

    1597—1666清初大臣。字宪斗,号辉岳。宋参知政事范仲淹之后,明兵部尚书范鏓曾孙。沈阳卫指挥同知范沉之孙。居抚顺。天命三年(1618),归附努尔哈赤,随从征战,运筹帷幄,从取辽阳、广宁。天聪三年(

  • 巨连

    394—492高句骊国第二十世王。亦单称琏。广开土王※谈德长子。晋义熙九年(413)父死,以太子继位。接受先辈因西侵使王都几次被毁的教训,知向辽东以西扩张必遭更大打击,乃取西事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向南

  • 掌中珠

    见“番汉合时掌中珠”(2265页)。

  • 漠北蒙古

    清代居住于蒙古高原北部之蒙古各部总称。因其分布于蒙古中部戈壁北缘,故称。由于其所属部落,主要为达延汗子格哷森札赉尔遗裔之喀尔喀,故又称之为喀尔喀蒙古。初服属于察哈尔部,众分左、右两翼、7旗。左翼为格哷

  • 那仓部落

    藏族部落名。位于西藏申扎县境内。东邻朗如、萨迦、辛格尔等部落,西接阿里的曲欢、仲巴、改则地区,南连雅巴卓玛珠久、谢通门、康堆等地,北面与新疆交界,地广千里。原为古代象雄王国领土,王国在此设“凤宗”及“

  • 谭拜

    ?—1650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剌氏。侍卫阿敦之子。少从征战。天聪五年(1631),以牛录额真随军围大凌河城,以功予骑都尉世职。八年(1634),迁甲喇额真。九年,随多尔衮等招抚察哈尔部众。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