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尼语

哈尼语

我国哈尼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澜沧江以东、元江以西的广大地区,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若干县内。使用人口约110多万。在境外,主要分布在与我国相邻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除越南外,国外的哈尼族称阿卡(Ak ha)。哈尼语有方言差别,这种差别与不同的自称有密切关系。自称哈尼或雅尼的说哈雅方言;自称碧约和卡多的说碧卡方言;自称豪尼和白宏的说豪白方言。方言间差别较大,彼此很难通话。以云南省绿春县大寨话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27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舌面两套,唇齿擦音只有清音,并且只出现在汉语借词中。双唇音有一套带腭化的音,共4个。无复辅音。有20个单元音,分松紧两套各20个,有6个复元音,由i、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均为后响,无前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复元音仅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有4个声调,其中中升调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辅音、元音、声调有一定的组合规则,高平调只出现在松元音,中平、低降松紧元音中都出现,清送气辅音不与紧元音拼,清不送气辅音(擦音除外)不与松元音拼。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形态,但不很完整。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复数,在名词后加“们”表示。有相当一批名词可以和数词结合构成自身的计量单位。量词较丰富,与数词结合得较紧,与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复数,复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有格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除用后置助词表示外,代词本身用声调变化表示。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a31和xa55构成,疑问代词重叠表示多数。动词有态、情貌等语法范畴,分别用助词或虚化动词表示。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有词头,还有表示程度加深的词尾。结构助词较丰富,在句中经常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其语法意义有表示施动、受动、处所、从由、工具、领属、补充等。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构成。复合词有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主谓关系4类。派生词以加前加成分为主。借词主要来自汉语,以音译为主。早期汉语借词与同源词较难区分。

猜你喜欢

  • 鄂博什

    清朝将领。又作鄂博实。黑龙江索伦人。乾隆二十年(1755),以总管率索伦兵从征伊犁,升副都统。二十三年(1758),驻守库车时,奉命率索伦兵东归,后请命于富德,率所部西行解兆惠军之围。次年,渡叶尔羌河

  • 拉乌

    见“罗卧泼”(1416页)。

  • 盆苏克丹津阿拉木札木巴

    见“盆苏克丹津呼图克图”(1706页)。

  • 塔旺布里特甲拉

    见“塔旺布鲁克札勒”(2163页)。

  • 恪靖公主

    1680—1735清朝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康熙帝第六女。贵人郭洛罗氏生。康熙三十年(1691),封和硕公主。三十六年(1697)十一月,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之孙郡王敦多布多尔济。三

  • 白凌阿

    ?—1868清末蒙古族起义首领。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家贫,父母早亡,以贩马为生。咸丰九年(1859),聚众起义。后赴达尔罕王旗联络弥勒僧格、赵保承(绰号二喇嘛,蒙古人),发动蒙汉群众参加反清斗

  • 西盟

    地名、县名。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在库杏河与南锡河之间,东邻澜沧,南接孟连,西、北与缅甸相临。唐代属南诏辖地,元时属木连路军民府,明清属孟连长官司,清末归镇边直隶厅管辖,1913年划入澜沧县。境内尽为南

  • 忠厚

    见“耶律恕”(1304页)。

  • 老斡

    即“石抹仲温”(455页)。

  • 喀喀穆

    ? —1668清朝将领。又作喀喀木。满洲镶黄旗人。萨哈尔察氏。塘噶里之子。先世居乌喇部。崇德三年(1638),授吏部理事官。五年,从征虎尔哈部。七年(1642),随征明松山。八年,擢吏部参政。屡从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