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可突于

可突于

?—735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军事首领。一作可突干。出自大贺氏族。统领兵马,悍而有谋,得众心。契丹附唐后,受唐封静析军副使。时契丹军权渐显,屡废联盟首领。开元八年(720),谋废首领娑固,娑固力单,引唐兵救援,他举兵对抗,杀娑固,另立其从父弟郁于,乃遣使赴唐,迫唐应允。数年后,又与部落联盟新首领咄于(吐于)不协,逼其于开元十三年(725)奔唐,不敢返回。遂立其弟邵固。是年,亲赴唐贡物,见唐平章事李元紘,受其怠慢,深为忌恨,心知唐对己擅权不满,终于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废杀亲唐首领邵固,推翻大贺氏族在联盟内的传统统治地位,新立遥辇氏族屈列为首领,率众叛唐,并胁迫奚族共投突厥。是年六月,进攻唐地平卢(今河北卢龙),被唐平卢先锋乌承玭战败于捺禄山。二十年(732)三月,与唐军战于幽州(今北京)北山,再败,率兵北走。次年春,在突厥苾伽可汗支持下,再领兵攻唐,败唐军于都山(今河北青龙西北)。二十二年(734)六月,又为唐幽州节度史张守珪所败。无力再战,乃与部落联盟首领屈列谋,遣使诈降,为守珪识破。时与别帅李过折分掌兵马,相互争权有隙,守珪乘机派管记王悔离间,拉拢过折。是年底(735年初),为过折所杀,首级献唐,传至东都(今河南洛阳),枭于天津桥南。过折被立为契丹首领,契丹重又归唐。

猜你喜欢

  • 雅尔湖故城

    即“交河古城”(876页)。

  • 甘丹康萨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位于拉萨大昭寺以北,小昭寺西南。原为拉萨地方首领顿珠结布之官府。其孙甘丹才旺于康熙二十年(1681)赴阿里驱逐克什米尔人入侵后居此,遂有甘丹康萨(府邸)之名。后为郡王颇罗鼐及其子珠尔

  • 丙子之变

    清攻明之战。天聪三年(1629)间,清军已两次征明,皇太极为解除攻朝鲜的后顾之忧,于崇德元年(1636)五月,命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超品公额驸扬古利等统兵征明,训以“始慎终怠”,遇

  • 火浔

    西突厥咄陆可汗之属部。与结骨、触木昆等部为邻。唐贞观十二年(638),西突阙分裂,欲谷设被立为乙毗咄陆可汗,居伊列水(今伊犁河)之西,此部及厥越失拔悉弥、駮马、结骨等部均属之。

  • 贡噶丹增

    ?—1773清代藏族王公。七世达赖喇嘛之兄,索诺木达尔扎之子。雍正十三年(1735),承袭桑日、桑珠颇章和桑耶庄园,清赐予阿齐图达尔罕头衔及印章。乾隆九年(1744),袭父辅国公爵。多次参与典礼、巡游

  • 契丹风俗

    北宋人宋绶于天禧四年(1020)为贺契丹国主生辰使,归来后向宋真宗所上的奏疏。详记沿途里程、山川、见闻、民族分布、民俗及辽朝宫室、职官和上层人物的衣食住行等情况。是研究契丹与奚族史的重要史料。原收录于

  • 圣祖御制沪定桥碑记

    碑铭。康熙四十年(1701),清军平定驻打箭炉营官喋巴昌则集烈之乱后,提督岳升龙奏请于泸水旧渡口建铁索桥,四十五年(1706)桥成,四十七年康熙帝赐名泸定桥,并亲自撰文,勒石树碑以纪其事。碑文载《卫藏

  • 蒙古回回

    见“东乡族”(510页)。

  • 白诃黎布失毕

    ?—650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白苏发叠弟。兄死继位。贞观二十一年(647)两次遣使入唐朝贡,释其兄授焉耆拒唐之举,太宗仍决意兵讨。次年,与其将羯猎颠率兵5万迎战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率之唐军,败

  • 反“人籍费”斗争

    延边朝鲜族人民反对官府、※乡约勒索的群众运动。民国初期,和龙县豪绅陈天障和县知事杨培祖勾结,设立所谓“总社”(地方行政机构),除向人民征收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外,又以征收“入籍费”为名,要每户朝鲜族交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