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只勒都

只勒都

牲畜或食用兽屠宰后连在一起的头、气管和心肺。蒙古语音译。鄂温克语及达斡尔语亦同此音、意。出自《蒙古秘史》,旁译作“半截腔子”,总译作“头皮带肺子”。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族古代信仰萨满教,认为这部分是动物灵魂所在,既是动物的主要部分,亦代表整体,故蒙古族古代禁止“断喉宰牲”,采用※掏心式宰牲,以便保存完整的只勒都,用以祭祀天地鬼神和殉葬等。古代蒙古猎人认为,如果把只勒都送给别人,就会失去“运气”,以后就不易猎获野兽。据《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的十一世远祖朵奔篾儿干见兀良哈人猎获1只3岁牡鹿,前去讨肉,兀良哈人不惜把全部鹿肉都送给他,但把只勒都带走了。其转意为“主勒都”,表示头功、冠军、头股等,详见“主勒都①”(621页)。

猜你喜欢

  • 旺济外兰

    见“王忠”(201页)。

  • 乞列厄卫

    见“乞烈尼卫”(125页)。

  • 阿知立

    清代云南丽江府改土归流的主要倡导者。又作木知立。丽江白沙人。纳西族。为人豪迈机智,有谋略和卓识,为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代表人物。明清于丽江设流官通判,但大权操于土官知府手中,通判无法改变“土府暴敛肆螫,

  • 马谅

    明代文学家、诗人。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回族。嘉靖(1522—1566)年间人。少以文章知名,曾官应天府(今南京)尹。58岁告老还乡,在镇淮楼西南筑“窥园”度晚年,凡21年闭门著书,纂注《尔雅》。工诗

  • 自营地

    藏语称“恰得”,意为领主“亲手耕种”的土地,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谿卡(庄园)内由※谿堆(庄园代理人)直接经营并靠“乌拉”(无偿劳役)耕种的土地。多分布在领主住宅周围,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上等地(不包

  • 久丹日墀

    元代吐蕃纳塘寺高僧。旧译“释尊剑”。吐蕃山南人。元仁宗(1311—1320年在位)时与纳塘寺关系密切,曾邀其弟子格西嘉木样巴克什去内地,奉为上师。后用其弟子带回之御赐汉地纸、墨、笔等,编辑大藏经目录,

  • 蔡巴噶举

    藏传佛教教派名。系噶举派之一支。源出达布派。创派人为喇嘛祥(1123—1193),因在蔡地方建蔡公塘寺,故又名祥蔡巴。其人早期依达布拉结弟冈波巴学法,传“俱生和合大手印”,以此立派传法,谓之蔡巴噶举。

  • 秃黑鲁帖木儿

    1329—1363东察合台汗国第一代可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又译秃忽鲁·帖木儿。蒙古族。察合台汗国※笃哇汗孙、也迷里火者子,一说为也先不花之子,或谓其察合台汗族出身可能出自朵豁剌惕部异密※播鲁只之

  • 湖润寨

    宋代壮族地区重镇。亦称“温运寨”。北宋侬智高起义地点之一。南宋置寨以监控土官,镇压峒丁。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靖西县湖润乡。为壮族聚居区。

  • 陡河

    参见“相思埭”(15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