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参合陂之战

参合陂之战

北魏与后燕的一次战役。北魏建国后,势力逐渐强大,欲摆脱后燕鲜卑慕容氏的控制,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五月,后燕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兵8万,自五原(今山西寿阳北)攻魏。七月,至魏地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掠取大量粮食,降魏别部3万余家。以未见魏军主力,遂进军至黄河边,赶造船只,准备南渡。北魏拓跋珪闻讯,采纳长史张衮“示弱骄敌而后克之”计,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渡河西撤,将部落和20余万骑兵转移至千余里外远避。同时派右司马许谦往后秦求援。八月,魏军集结于河以南,九月,进至河边。并切断燕军与都城联系,散布慕容垂病故的消息,以动摇燕军斗志,使其不敢南渡与魏军决战。并命陈留公拓跋虔率5万骑屯河东,东平公拓跋仪将10万骑屯河北,略阳公拓跋遵率7万骑截燕军南归之路。后秦亦遣其将杨佛嵩引兵救魏,魏军势益盛。两军隔河相持数十天。燕军师劳兵疲,于十月二十五日夜焚船撤退。十一月初三,魏军精骑2万履冰渡河,尾追燕军。慕容宝至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安营于陂东蟠羊山南水边,戒备松懈。魏军昼夜兼程,于十一月初九黄昏抵参合陂西,士卒衔枚并束马口潜进,于十日晨,登蟠羊山,下临燕军,奋勇攻击。燕军惊乱,争先渡河,人马相践,压、溺死者数以万计,又遭拓跋 截击,束手就擒。四五万人,慕容宝仅剩数千 燕军,除数名燕臣外,其余皆被坑杀。此役便后燕锐气大伤,而北魏势力得以进一步在中原地区发展。

猜你喜欢

  • 阇里辉

    即“阇鄽”(2105页)。

  • 恩滚库蒙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译作恩滚洪。蒙古语意为“普通人”。为蒙古平民(阿拉特)中的下等阶层,占平民的多数。拥有少量牲畜或无畜,生活贫苦。因无力缴纳贡赋(阿勒巴),成为领主征用劳役和兵役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劳动

  • 联魁

    清末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字星桥。初由贡生累官道员。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安徽按察使,后5年,迁布政使,旋署巡抚。三十一年(1905),迁新疆巡抚。宣统二年(1910),召回京。著有《新疆奏稿》。

  • 额敏河

    新疆河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或作额米尔河、额米里河。位于新疆北部。源出额依赛山(萨里山),流经今额敏县,下游注入“图古勒池”(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阿拉库里、萨色克库里、乌雅雷库里三湖的总

  • 答剌罕军

    元代军种之一。“答剌罕”,突厥一蒙古语,《元朝秘史》释为“自在”。答剌罕军为元灭南宋时临时召募的军兵。《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应募而集者,曰答剌罕军,此不给粮饷,不入帐籍,俾为游兵助声势,虏掠以为

  • 和平

    ①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60—465年,凡6年。 ②高昌国王麹□年号。551—554年,凡4年。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莫霍尔特里,接本部右翼中末旗界;西至喀喇沙尔,接清素珠克图诺们罕界;南至绷察罕诺尔,接军台及瀚海界,北至札木图岭,接本部中左末旗界。有佐领2。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

  • 朱舍里部

    明代建州女真※长白山部所属三部之一,又作珠舍里部、朱舍里路。因分布于朱冷河流域,故名。地当松花江上源额赫额因、三音额因,即今靖宇、桦甸县境。与讷殷部为邻。明万历十九年(1591),与讷殷部引叶赫兵,劫

  • 色提巴尔第

    ?—1788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色提卜阿勒氐、色提巴勒氐。乌什人。拜城伯克齐里克(齐)子。父死,嗣位,为准噶尔贵族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请内附。阿睦尔撒纳叛乱后,徙居巴里

  • 浑巴什

    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阿克苏县南浑巴什。清代为阿克苏所属回庄,设有军台(军方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