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英多吉

却英多吉

1604—1674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又作噶玛巴·却英多吉。藏族。生于青海果洛堪希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寺院学经。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在拉钦寺受戒,得阅甘珠尔及丹珠尔经,12年间均在粗浦寺学经。其间曾数遣使贡明于,并到蒙古地区传教。四十六年(1618)藏巴汗彭措南杰确立对卫藏的统治后,曾给彭措南杰一方印信,承认其统治。并应邀访问拉萨。藏巴汗死后,又应藏巴汗妻子请,前往桑主则(即日喀则),主持丧礼,访问拉萨大昭寺。建造了迪洛巴、那若巴、玛尔巴及弥拉日巴等噶举巴派大师人物像,并先后朝拜桑耶寺、萨迦寺、腾格里湖等名寺圣地。对藏巴汗丹迥旺波(嘉错南杰之子)与格鲁派的斗争表示厌烦,不介入,反对藏巴汗用兵。崇祯十五年(1642),藏巴汗被支持格鲁派之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俘杀,藏巴汗地方政权覆亡,格鲁派得势后,被五世达赖指责参予反对格鲁派,驻地遭固始汗军攻击,许多人被杀,其宗教地位受到冲击,遂避居不丹东北部的库堆地方,后转道赴云南丽江达耶冈寺。在该地停留三年。受到木土司王室的欢迎。后又去果洛,康区,再返丽江。清康熙十二年(1673),返拉萨,在布达拉宫与五世达赖相会。旋归粗浦寺。次年,圆寂。

猜你喜欢

  • 吐尔逊巴巴

    民国年间新疆富商。乌孜别克族。原籍俄国塔什干。1917年携眷移住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在迪化开设德盛洋行。1933年曾参与组织新疆慈善会,参加“四一二政变”,并任临时省政府委员。1937年被盛世才以

  • 侬宗旦

    北宋广源州雷火峒壮族首领。嘉祐二年(1057),被桂州知州肖固招抚,受封忠武将军,知雷火峒,又补其子知温闷峒。七年(1062),父子上书以所领雷火、计城诸峒属县官,永为王民。诏赐耕牛、盐、彩,被封顺安

  • 撒班

    ①见“耶律挞不也”(1326页)。②见“耶律阿思”(1314页)。

  • 打牲部落

    清代对大小兴安岭一带索伦(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总称。由“布特哈”(满语,汉意“虞猎”或“打牲”)引申而来。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在嫩江流域设置布特哈总管衙

  • 宝坻镜

    契丹小字铜镜。是镜在解放后于内蒙古喀喇沁旗一废品收购站中发现,现藏内蒙古博物馆。以左下方镜侧阴刻汉字“宝坻官”字样取名。正八角形,边长5.6厘米。镜背正中有纽,纽有系穿,四周留边,上下左右铸缠枝花纹图

  • 金颂清

    1878—1941近代文博专家、经史家。字兴祥。上海市人。回族。祖籍浙江嘉兴。少习家学,精研儒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补博士弟子员,后致力于经史之学,著《管窥小识》,精于图书文物之学。1926年,

  • 亦里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伊拉齐卫,并说清代伊拉齐山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90里。

  • 小翁

    见“大翁”(77页)。

  • 朝节

    契丹民族俗称夏至之日为朝节,是日,妇人进献彩扇,并互赠粉脂囊相贺。

  • 长孙皇后

    600—636唐朝皇后。鲜卑人,出身北朝宗族十姓之一拓跋氏之后,籍河南洛阳。隋朝名臣长孙晟之女,唐名臣长孙无忌妹。武德元年(618),册为秦王李世民妃。李世民即位,立为皇后。贞观(627—649)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