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博洛

博洛

1613—1652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随贝勒多铎征明,入宁远、锦州界,牵制明关外兵援山西。崇德元年(1636),以功封固山贝子。前后随父征明延庆,从帝征宁远,败明总兵祖大寿军,与诸王轮围锦州,败明总督洪承畴军于松山。后驻防锦州。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义军,晋封贝勒。随亲王多铎征河南,镇压李自成起义军,后南下渡长江,分兵攻占苏州、常州、杭州等地。三年(1646),以征南大将军渡钱塘,取浙闽;派佟养甲南攻广东;灭南明鲁王政权;过仙霞岭,擒唐王朱聿键,招降郑之龙。四年,加封端重郡王。五年,同英亲王阿济格往大同侦防喀尔喀。降将姜靸在大同起兵反清,他以定西大将军围大同;移师征汾州,克其城。七年(1650),为“理政三王”之一,同理六部事,后以徇隐及不亲往迎朝鲜王弟事降郡王。八年,封和硕端重亲王。同贝子锡翰等证尚书谭泰罪状,致其伏诛。卒,谥定。

猜你喜欢

  • 勒保

    1740—1819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宜轩。大学士温福子。监生出身。乾隆四十五年(1780),擢内阁学士。五十二年(1787),授陕甘总督。五十六年(1791),清军征廓尔喀,道出西宁,

  • 野利遇乞

    ?—1043西夏军事重臣,党项羌族。号“宁令”(大王)。景宗李元昊野利后之兄。西夏建国初与兄野利旺荣分掌左右厢兵马,驻天都山,称“天都大王”。善用兵,有谋略,统领以善战著称的“山界”(横山地区)兵对宋

  • 亦文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伊努山卫,并指在吉林城东南170里。今有人据《盛京通志》说亦文山即宁古塔城

  • 难留城

    见“武落钟离山”(1289页)。

  • 和硕特北右翼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宗贝子旗。雍正三年(1725)置。和硕特台吉瑚鲁木什曾孙固山贝子车凌敦多布族裔。以丹巴为札萨克,掌旗务。下分设佐领6。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青

  • 李虎

    賨人首领、曹魏将领。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成汉奠基者※李特之祖父。其族“剽勇”,俗好“鬼巫”。东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时值群雄争立,天下乱,遂避居汉中杨车坂,号“杨车

  • 回疆通志

    书名。又称《回疆事宜》。清嘉庆九年(1804)蒙古镶黄旗人和宁辑。全书12卷。主要记述哈密、吐鲁番、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所辖南八城事略以及维吾尔族诸王公事迹。附有土尔扈特、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略传。风俗等篇

  • 法式善

    1753—1813清代蒙古族学者、诗人。本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尝筑梧门书屋,故称梧门先生。乌尔济氏。内务府正黄旗人。7岁开始读书,12岁即作诗。18岁参加京兆试,未及第。乾隆四十四年(1779),

  • 洋阿尔巴特之战

    清军与张格尔叛军的一次战役。道光七年(1827)二月六日,清扬威将军长龄率清军主力自阿克苏出发,经阿里克(今洋瓦里克)、巴尔楚克、树窝子,于二月二十二日抵大河拐,拟全面反击张格尔军。旋粮尽,杀疲驼羸马

  • 托博克

    ?—1670清朝将领。又作托博克。蒙古族。土默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居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隶博硕克图汗。察哈尔部林丹汗攻占土默特后,遂归属察哈尔。天聪六年(1632),清军征察哈尔,林丹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