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华善

华善

①(?—167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佛阿拉地方。塞楞鄂哈思瑚五世孙。顺治元年(1644),任笔帖式,迁刑部主事。九年(1652)加骑都尉世职。十年,迁刑部郎中。十三年(1656),随宁海大将军伊尔德征舟山,因功加一云骑尉。康熙初,授兵部督捕理事官,迁太仆寺卿,授宏文院学士。九年(1670),晋甘肃巡抚,奏准减免宁州钱粮,并发帑银赈济巩昌所属西和礼县疫区灾民。十三年(1674),陕西提督王辅臣叛,犯巩昌及兰州等地。与张勇、孙思克、王进宝等率军击叛军,复巩昌、兰州。十五年八月,以临洮、巩昌地瘠民贫,请免上年逋赋。卒于官。 ②(?—1695)清朝大臣。汉军正白旗人。都统石廷柱第三子。尚和硕豫亲王多铎女,授和硕额驸,任内大臣。康熙六年(1667),因元宵节赴宴时讥诮庄亲王博果铎,革内大臣。十三年(1674),以吴三桂叛,为安南将军率师防守镇江,后参赞简亲王喇布军务于江宁。十五年,授平寇将军,统辖江南满洲、蒙古军。十七年(1678),改定南将军,驻湖南茶陵。后因拒诏命,借口兵单道阻,逗留不进守永兴,革职,令随穆占营领队效力。二十二年(1683),追论永兴罪,拟革职籍没,诏宽免。

猜你喜欢

  • 富俊

    1749—1834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字松岩。乾隆翻译进士。五十七年(1792),由礼部主事升员外郎,后迁郎中,内阁蒙古侍读学士。六十年(1795),迁内阁学士。嘉庆元年(1796),任科

  • 康佐苗

    苗族的一支。亦称山苗、克孟牯羊苗、炕骨苗、班苗、洞苗等。明清史籍对贵州紫云、广顺、镇宁等地苗民的称呼。今贵州惠水、龙里、花溪、望谟、罗甸等地尚有其民居住。康佐,元时为苗寨。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长

  • 多布库尔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多布库尔路协领公署”。因所统居民分布在多布库尔河流域而得名。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在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人的氏族组织及分

  • 永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钮金印。中统二年(1261),拖雷第九子末哥之子昌童始封。其子伯帖木儿、孙卜颜帖木儿袭封。卯泽驸马于至顺元年(1330)亦受封。

  • 南木东

    西藏门巴族对外来异族定居户的称谓。门巴语音译,原意为“看天”,转意为“地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他的”。其必须得到住地群众同意并由※根保向※粗巴备案后方可留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或借差巴

  • 世里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氏族之一。与大贺、遥辇等氏族合称为三耶律。契丹开国后以耶律为国姓,诸耶律皆为皇族。一说为契丹始兴之地,后于此建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是“世没里”、“世里没里”(今译西喇木

  • 明庆

    ?—1880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德敦氏 (亦作德都拉氏),隶布特哈正白旗。道光八年(1828),从征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擢头等侍卫。二十二年(1842),从扬威将军奕经戍镇海,以击英舰功,升正黄

  • 胡玉山

    清代云南班洪地区第二代班洪王。佤名“达尖准”。同治、光绪年间人。承其父※达本位,继续加强班洪地区的统一事业。光绪十七年(1891),奉清廷命,参与调解勐角、勐董傣族土司矛盾案。因功,赐姓胡,汉名玉山,

  • 小王子

    明代东蒙古(鞑靼部)可汗的别称。元室后裔。始于马可古儿吉思(乌珂克图汗)。明代蒙古战乱纷呈,权臣专权,可汗成为权臣争霸的工具,任意废立或杀害。岱总汗脱脱不花与瓦剌领主也先争权,兵败被杀。景泰五年(14

  • 长安城

    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位于陕西省渭河平原中部、渭河之南、秦岭以北。 ①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南岸,地势险要,历史悠久。早从公元前1162年起,先后有不少王朝在此建都。西汉高帝七年(前200),自栎阳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