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匈奴宫制

匈奴宫制

古代匈奴职官制度。匈奴国家的最高首领是单于,称“撑犁孤涂单于”,意谓“天宇之下的伟大首领”。单于于匈奴中部建立“单于庭”,管辖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直北方向广大地区,并掌握军政和对外全部权力,有左、右骨都侯辅政。骨都侯由呼衍氏、兰氏、须卜氏等异姓贵族担任。呼延氏居左位,兰氏和须卜氏居右位,主断狱讼和将已裁决案件禀报单于,没有文书、簿领、记录诸事。单于以下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诸左王位于汉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县一带)直北方向以东,管辖匈奴东部;诸右王位于汉上郡(今陕西榆林县一带)直北以西地区,管辖匈奴西部。自单于、左右贤王,直至左右大当户,俱分别统军,指挥作战。其余各级官员,也是大大小小军事首长。除单于外,各级长官,大者统万余骑,小者数千,共设24长。各有分地。其辖境内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之属。左、右贤王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以其尚左,左贤王地位高于右贤王,通常由太子担任。东汉光武帝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的官职情况,目前尚不清楚。南匈奴则自单于外,最贵者为左贤王,依次为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谓之六角,皆以单于子弟充任。异姓大臣,则有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又有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官职皆世袭。

猜你喜欢

  • 孝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儒家经典。写本,草书,蝴蝶装。除最后一章稍残外,全书保存基本完整。共77面,页面24×14.7厘米,面7行,行20字左右。注释比正文低一格。原文为宋吕惠卿注本,前5页为吕注序译文。译者佚名

  • 柳蒸羊

    元代蒙古族风味佳肴。蒙古族自古以畜牧、狩猎为生,羊是其主要牲畜之一,亦是衣、食、住、对外交换的主要资源。他们有烤制整羊的传统,早年用铁三脚架在火盆、火塘上烧烤整羊。到元代,发展为柳蒸羊,砌炉子闷烤整羊

  • 道州蛮

    唐代江南西道道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汉代称※零陵蛮或※长沙蛮。※槃瓠蛮后裔。因境内有僚人杂居,又有道州僚之称。分布在今湖南南部新田、道县、宁远、江永、江华等地。唐中和(881—885)年间,

  • 壮歌

    壮族传统民歌。亦称俍歌、浪花歌。流行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以即兴创作、边编边唱为主。其中《叙事歌》、《叙史歌》、《民间故事歌》多有传统歌本,为汉字记音的手抄本。即兴创作以情歌为最著名。有五言四

  • 特睦格图

    1887—1939蒙文铅字印刷倡导者、出版家、文化普及工作者。清末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人。蒙古族。汉名汪睿昌,字印侯,日本名古松。出身平民家庭。被喀喇沁右旗亲王贡桑诺尔布收为

  • 卡尔梅克

    卫拉特蒙古别名。又译卡尔玛克、卡耳梅克、喀耳木克等。其含意众说纷纭,一说词根是蒙古语palim,原意指遗留在皮子上的脂肪或脂肪炼油后剩下之油渣,引申为遗留下来的人们。在中亚突厥语族历史文献及俄文档案等

  • 赤髀横裙

    槃瓠蛮一支的俗称。分布在武陵、长沙、庐江郡,杂处于五溪(指雄、��、辰、酉、沅五溪)之内(在今湖南大部地区)。据干宝《晋纪》云:“糅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槃瓠。俗称‘赤髀

  • 石抹咸得不

    蒙古国大臣。又作石抹咸得卜、石抹憨塔卜。契丹族。太傅※石抹明安长子。成吉思汗十一年(1216),父卒,袭太保,为燕蓟留后长官,史称“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后因其弟忽笃华亦为是职,故人称“大哥行省”。性

  • 策伯克多尔济

    ?—1778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著名首领。敦罗布旺布之孙,※渥巴锡堂侄。初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渥巴锡袭汗位初,曾至俄国彼得堡活动,希望俄国政府支持其成为汗国首领,未遂。乾隆三十年三月十

  • 葛逻禄

    突厥之一部。鄂尔浑突厥碑文作Qarlug。又译作歌罗禄、割鹿、哈剌鲁。内分3部:谋落(又称谋剌)、炽俟(又称婆匐)、踏实力,故又称三姓葛逻禄。首领号叶护,故又称三姓叶护。唐初,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