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英自题世系碑
明代云南摩崖石刻。碑名《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世袭脚色》。刻于今禄劝县掌鸠河畔法宜则持附近悬崖峭壁上。据考证为武定军民府土知府凤英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奉命征讨竹子箐、梁王山凯旋后,偕官佐泛舟掌鸠河,自撰文勒功于石壁。记载自元代安慈至明代凤英十任土官系谱及历代受封官职、朝贺、赏赐等事迹,其中包括商胜、萨周、商智等著名彝族女土官。与同处的摩崖石刻※《凤公世系记》等为研究云南彝族土司提供了重要文物资料。
明代云南摩崖石刻。碑名《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世袭脚色》。刻于今禄劝县掌鸠河畔法宜则持附近悬崖峭壁上。据考证为武定军民府土知府凤英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奉命征讨竹子箐、梁王山凯旋后,偕官佐泛舟掌鸠河,自撰文勒功于石壁。记载自元代安慈至明代凤英十任土官系谱及历代受封官职、朝贺、赏赐等事迹,其中包括商胜、萨周、商智等著名彝族女土官。与同处的摩崖石刻※《凤公世系记》等为研究云南彝族土司提供了重要文物资料。
渤海王国将领。武王大武艺(719—737年在位)时为大将。唐开元二十年(732),大武艺因唐玄宗不应允杀其弟大门艺之请,发兵从水陆两路向唐直接管辖区进攻,他受命率水路军并带领海贼渡海,于九月攻唐东海岸
唐代均田制授田之一。北魏作世业田,又名桑田。指受田者有权世袭或变卖的土地,占正丁受田数的2/10。唐代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遗址)等地亦行均田制。
书名。吴丰培主编。1册分3卷。原稿为抄本,存燕京大学图书馆,仅存其中3卷,后以满人著作和联豫之半部残稿,与燕大藏本互勘,先后衔接,加以整理,汰其无关藏政及例行公文,考其讹误,附温宗尧奏稿,罗长裿详文及
古地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载:“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有学者认为指今台湾澎湖等地。多数学者据《后汉书·东鳀传》载有东鳀、亶州、夷州并提,而夷州即今之台湾以为通说,推断东鳀应
?—1306察合台汗国可汗。又译都哇、都瓦、都阿、朵瓦、朵哇等。蒙古孛儿只斤氏。八剌子。约元世祖至元十年底(1274年初,一说九年),在窝阔台孙海都扶持下即汗位。追随海都,与元朝为敌,联军扰天山南北,
见“跣足”(2358页)。
又作乞伏宝。北魏镇将。高车部(敕勒)乞氏(原为乞袁氏)。父乞伏居,显祖献文帝(465—471年在位)时为散骑常侍,领牧曹尚书,赐爵宁国侯。父死,袭侯爵,例降为伯,稍迁左中郎将。出为鄯善镇将。以事母孝谨
即“黑水州都督府”的省称(2231页)。
清末新疆官署名。光绪十八年(1892)置。治所在色勒库尔(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不久改称转运抚辑局,主要负责管理地方治安和转运军粮等事务。由喀什提督和喀什道台委派旗官一名管理局务,为当地军政长
元朝乘驿之凭证。又称圆符。有金、银两种。专为军情大事而设。元代驿传一般公事差遣凭※铺马圣旨乘驿,“遇军务之急,则又以金字圆符为信,银字者次之”。(《元史·兵志四·站赤》)由朝廷铸造,由典瑞院执掌,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