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大臣

内大臣

清代供职君侧的大臣。侍卫处置此,凡6员,秩一品。此缺,有奉特旨补授,亦有将散秩大臣、八旗都统、前锋及护军统领、各省满洲将军等职名开列以供皇帝挑选者。如将该大臣放补将军、总督者,其内大臣事务另行简选以“署理”;总督兼此衔者,其班次列在各将军之前。此职,戴孔雀翎。逢皇子分封、婚仪,每以赞襄;遇皇帝巡幸,可以留守理事,亦可随驾扈从。凡扈从,以充前引;驻跸,值宿御营两厢。被皇帝倚为心腹。清世祖福临卒,清廷遵其遗诏以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嗣皇帝玄烨的辅政大臣。其位之贵,于此可见。此缺系满缺,康熙时汉人施琅曾兼此衔,事属罕见。嘉庆后,亦有从宗室王公中选充者。

猜你喜欢

  • 塔兰奇

    又译塔喇沁、塔里雅沁。意谓“种地人”。一说源于突厥语,一说为托忒语。主要指为准噶尔封建主种地之维吾尔族农民。多来源于俘虏,也有部分是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在位时,被迫从南疆徙入者。尤以叶尔羌(今莎车

  • 辽东都司

    全称“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洪武八年(1375)十月置,隶山东布政使司。治于辽阳城。辖域南至旅顺口,北达开原,东抵鸭绿江,西达山海关。下辖25卫、2州:定辽中、左、右、前、后

  • 清史列传

    书名。清人物传记。80卷。分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和逆臣8门,正传1979人,包括附传约2800人。是书不著编纂人,亦无序跋,不详其稿本来源,有人认为:(一)出于原国史馆编纂的《

  • 七牛婚姻制

    过去贵州青瑶一种婚俗。清同治以前,青瑶盛行姑舅表婚制,姑家女儿必须嫁给舅家儿子,造成人丁不旺,后允许外甥女外嫁,但娶她的人家,上户得交给其舅家牛9头,中户交8头,下户最低也要交7头,故称。因代价过高,

  • 阻䪁

    即“阻卜”(1259页)。

  • 光绪

    ①清德宗载湉年号。1875—1908年,凡34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德宗载湉(1844页)。

  • 昭觉县

    地名。清宣统二年(1910)置。汉为越嶲郡所辖卑水县地,沿至南朝宋。齐、梁时属越巂僚。宋归沙麻部。元初属中县,中叶改置北舍县,隶建昌路。明隶建昌卫。清乾隆(1736—1795)间设交脚汛衙门。同治七年

  • 哈马鲁丁

    ※ 朵豁刺惕部※异密。又译怯马鲁丁。※播鲁只之弟。1365年杀死※东察合台汗国※也里牙思火者汗,自称汗,引起“众异密和他对立,国内沦于纷争不已”,河中地区(阿姆、锡尔两河之间地)※帖木儿趁机多次入侵,

  • 么些蛮

    元代古族名。今纳西族。为汉晋时“摩沙夷”、唐初“磨些蛮”的同音异译。仍居于唐南诏时期的地方。《元史·地理志》通安州:“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赕,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古乍(年)夺而有之,世隶

  • 白水城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等书。《元史·西北地附录》称赛兰,《长春真人西游记》作塞蓝,《常德西使记》作赛蓝。唐时,城周6—7里,位于呾逻私(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西南2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