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莫弗瞒咄
南室韦诸部首领的称号。一作“余莫不满咄”。室韦族在南北朝(420—589)时分南室韦、北室韦等五部(隋代各又分裂为若干部,凡25部),北室韦诸部首领称※“乞引莫贺咄”,南室韦诸部首领则用此称号。死后由子弟代立,无嗣则择“贤豪”而立之。
南室韦诸部首领的称号。一作“余莫不满咄”。室韦族在南北朝(420—589)时分南室韦、北室韦等五部(隋代各又分裂为若干部,凡25部),北室韦诸部首领称※“乞引莫贺咄”,南室韦诸部首领则用此称号。死后由子弟代立,无嗣则择“贤豪”而立之。
参见“奥米”(2252页)。
①古地名。南朝梁普通四年(523)置,治所在鱼复县(今四川奉节县东)。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巴东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信州,翌年,改为夔州。南北朝北周天和年间(566—572),信州蛮※冉
意大利藏学家※杜齐(G·Tucci, 1894—198)著。1949年于罗马出版。全书3册。作者曾在解放前多次赴西藏、印度、尼泊尔、拉达克、锡金、不丹调查,并从西藏运走大量珍贵文物及史料。多数存意大利
?—1488明哈密忠顺王。哈密右都督※把塔木儿子,忠义王脱欢帖木儿姐妹之孙。畏兀儿人。成化八年(1472),袭父右都督职,然不得主国事,哈密政令无所出。九年,土鲁番阿力速檀乘隙破其城,执王母,夺金印。
阿古柏反动政权军官。一译阿奇木汗、阿奇木汗条勒。维吾尔族。卡提条勒(迈买的明)和卓之子。自幼与父避居浩罕。后随阿古柏至南疆。曾先后被委为阿克苏、吐鲁番阿奇木。光绪三年(1877),以清军进剿,走托克逊
苗族民歌。流行地区较普遍。唱时用真声,略带朗诵形式。贵州东南地区也有的采取边唱边讲述的形式。歌的曲调分古歌、情歌、飞歌(或大歌)、丧歌及祭祀歌,各具特点。古歌浑厚、拍节分明。情歌旋律优美,一般低声对唱
见“花蓝瑶”(999页)。
见“贾尼别克”(1839页)。
见“耶律和鲁斡”(1326页)。
即“广慧寺”(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