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伍弥泰

伍弥泰

?—1786

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姓伍弥氏。吐鲁番副将军阿喇纳子。雍正二年(1724),袭三等伯。三年,授公中佐领。九年(1731),擢散秩大臣。乾隆四年(1739),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十五年(1750),赐诚毅伯号。二十年(1755),授凉州将军。旋以将军衔往西藏办事。二十四年(1759),授正蓝旗蒙古都统,出为江宁将军。二十七年(1762),奉旨协办伊犁事务。二十八年,赴乌鲁木齐办事,修筑精河屯堡。赐名曰“绥来”。三十五(1770),授内大臣,往西宁办事。三十八年(1773),驻藏办事。四十一年(1776),擢理藩院尚书兼议政大臣。十月,授绥远城将军。十二月,调西安将军。四十五年(1780),受命护送班禅额尔德尼至京。四十六年以回民举兵反清,选兵千名御之,并亲自带兵接应。四十八年(1783),授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镶白旗蒙古都统,充上书房总谙达。四十九年,授东阁大学士。卒,赠太子大保,谥文端。

猜你喜欢

  • 龙船节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盛行于贵州东南地区清水江畔各县。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有记载为二十日),邻近各县苗民聚集于江边划龙船以示庆祝。船身长23米,宽1米,由3根杉树干挖成槽形相接而成。装有龙头龙

  • 嘎喇

    古族名。清代对云南佤族的一种称谓。分布在“永昌、腾越内外境”。居山岭,种苦荞和杂粮为食,“不用牛耕,惟妇人用钁锄之”,因耕作粗放,产量不高,故狩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相当比重,虽有寨落,但迁徙无常。参

  • 大司农司

    元代官署名。执掌农政,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事。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初立司农司,领四道巡行劝农司。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使四员。十四年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司。十八年,

  • 贺拔仁

    ?—570东魏、北齐大臣。又名贺拔焉过儿,字天惠。善无(今山西右玉县东南)人。敕勒贺拔氏。北魏普泰二年(532),以帐内都督从高欢破尔朱氏于韩陵,力战有功。北齐天保元年(550),封安定郡王。历数州刺

  • 容华嫔

    东魏孝静帝嫔妃。鲜卑慕容氏。吐谷浑可汗※夸吕从妹。东魏天平三年(535),吐谷浑王夸吕嗣立后,奉行“远交近攻”之策,亲东魏拒西魏,与东魏和亲。武定三年(545),嫁孝静帝为嫔,膺此封号。

  • 天方正学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著作。清代名经师蓝子羲撰。7卷。成书于清咸丰二年(1852)。作者字煦甫,湖南长沙人。官至湖北武昌府尹。精儒家经典及伊斯兰教典籍。此书以《周易》、《中庸》、宋明理学、阴阳五行说,解释

  • 舍尔巴

    见“夏尔巴人”(1850页)。

  • 班班簇

    明代四川藏族部落名。其地在今松潘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廷在其地置班班簇长官司。永乐十二年十二月(1415,1),长官司派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宣德七年(1432),因收容自甘肃洮州等

  • 古扎

    藏语音译。又称米扎,意为“贵族”或“上等人”。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统治阶级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阶层。一般指由封建王朝和西藏地方封建政权封赐世袭爵位及领地和农(牧)奴的世俗农奴主。在地方政府中担任较高官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

    元代西藏地区名。因在西藏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故称。包括当时的乌思(卫或前藏)、藏(后藏)、纳里(阿里)等三地区。《元史》世祖本纪称“乌思藏纳里速古儿孙”。《永乐大典》作“乌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