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盟事变

伊盟事变

国民党军队镇压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激起的事变。又称“三二六”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任命陈长捷为伊盟守备军总司令,并率部队进入伊盟,实行“党政军一元化”政策和“反共灭蒙”的方针,镇压抗日群众和进步人士,强垦土地,抡掠牲畜,杀害乌审旗西协理奇国贤。1943年2月21日,札萨克旗保安队官兵杀死蒙古民族的败类国民党驻伊盟党务特派员白音仓。陈长捷不顾多方劝阻,对札萨克王府实行镇压。3月26日札萨克旗保安队和群众近千人举行武装起义,包围国民党驻札萨克的“伊盟保安长官公署”、“绥远蒙政会”,捣毁“绥远蒙旗党务特派员办事处”,扣捕国民党军政人员。乌审旗保安队部分官兵及群众2千余人亦起义,与之联合。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军队对起义官兵和群众进行血腥镇压,起义军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强烈谴责国民党军队屠杀蒙古人民的罪行,主张和平解决。经过谈判,国民党政府被迫接受起义军民的六点要求,答应撤消陈长捷职务,暂缓开垦和征派粮畜,撤退札萨克驻军。起义军民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猜你喜欢

  • 布木巴

    ?—1654清朝将领。蒙古族。郭尔罗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天聪三年(1629),随后金军征明,入龙井关,克遵化。崇

  • 乙乾归

    445—475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乙弗氏(后改乙氏)。定州刺史、西平王乙瓌子。颇习书疏,尤好兵法。袭父爵,年12,为侍御中散。及长,尚景穆帝拓跋晃之女安乐公主,授驸马都尉、侍中。献文帝初,任征西将军

  • 侬智高兵事纪闻

    书名。有关侬智高起兵事件志书。15篇。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人)撰。据采访笔记整理,每条后均注明提供材料者姓名,且当时司马光尚非权贵人物,故所记比官书较有真实感。

  • 乌兰布通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军的一次战役。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在※“乌尔会河之战”获胜后,乘势进军乌珠穆沁,威逼北京。清廷朝野震动,圣祖玄烨决计亲征,集兵于巴林,坐以待机。噶尔丹恃兵精将勇,于

  • 东乡回回

    见“东乡族”(510页)。

  •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书名。亦名《国朝耆献类征》,或称《耆献类征》。清李桓(1827—1891,湖南湘阴人)辑。720卷,附《国朝贤媛类征初编》12卷。光绪九年(1883)成书。辑天命元年(1616)至道光三十年(1850

  • 玉树

    旧称达木,藏语称“结古多”。 ①自治州名。在青海省西南部,与西藏、四川、新疆相邻接。面积40万平方公里,明清时辖25族(部落),皆系土司。唐宋为吐蕃地,明属朵甘都司,清属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常代表各族办

  • 龙头

    参见“最玛”(2221页)。

  • 鄂伦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乌拙

    高句骊国官号。见于《北史》、《周书》、《隋书》三史本传,为高句骊国12等级“大官”中的第六级,位于※“意侯奢”之下,※“太大使者”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事。其他正史皆不载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