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仆拉族

仆拉族

仆瓦泼”(318页)。

猜你喜欢

  • 和格林尔县志草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刘汉鼎编辑。1933年定稿。抄本4册,5万余字。8卷。含方舆、建置、民事、礼俗、政治、法团、人物、艺文,分64目。此书节录了张焕纂辑的《和林格尔厅志》。该志虽取材不丰,详略失当

  • 克什克腾庙

    内蒙古召庙名。清初由席力图喇嘛一世来克什克腾旗建立,建庙具体时间不详。汉式建筑,规模不大,常住喇嘛不超过60人。由旗衙门给寺庙定额的喇嘛发给俸禄。席力图喇嘛一世圆寂后,旗札萨克之子成为转世灵童,该旗世

  • 石宝山歌会

    滇西白族等民间的对歌盛会。亦称石钟山歌会。每年农历七月末,在云南剑川县城西南石宝山的石钟寺、宝相寺、海云居、金顶寺举行,为期三天。届时,来自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丽江、云龙、兰坪等地的白、彝、傈僳、

  • 恩滚库蒙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译作恩滚洪。蒙古语意为“普通人”。为蒙古平民(阿拉特)中的下等阶层,占平民的多数。拥有少量牲畜或无畜,生活贫苦。因无力缴纳贡赋(阿勒巴),成为领主征用劳役和兵役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劳动

  • 翟里力

    见“翟梨里”(2484页)。

  • 苗疆边墙

    明代在苗疆所设的沿边土墙。万历四十三年(1615),辰沅兵备参政蔡复一以苗路崎岖难以周防为由,自贵州铜仁至湖南保靖沿边建筑土墙。墙宽4尺,高9尺,墙外深濠,濠外栽竹签棘刺。迤山亘水380余里,费官银4

  • 苗语支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支之一。包括苗语和一部分瑶族说的布努语、巴哼语、炯奈语等4个语言。使用人口约计有635万。另外,还有一部分自称“唔奈”、“优诺”的瑶族,他们使用的语言接近巴哼语,是巴哼语的方言还是

  • 打差

    藏语音译,意即“马差”。解放前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原土司规定领种份地比※“人差”多、经济较富裕的差巴(支差的人)担当此役,每户须出人、牛、马为领主服役,须向领主纳粮、柴草、鸡、羊

  • 摩凌阿

    “摩凌阿鄂伦春”(2527页)。

  • 道州蛮

    唐代江南西道道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汉代称※零陵蛮或※长沙蛮。※槃瓠蛮后裔。因境内有僚人杂居,又有道州僚之称。分布在今湖南南部新田、道县、宁远、江永、江华等地。唐中和(881—885)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