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仲文

于仲文

545—612

北周、隋大臣。字次武。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先祖代人,后迁洛阳、长安。燕国公、大左辅※于寔子。少聪敏好学,师事博士李详,习《周易》、《三礼》。初为赵王宇文招属下,历迁安固太守、御正下大夫,封延寿郡公,以勋授仪同三司。宣帝(578—579年在位)时,为东郡太守。大象二年(580),拒从尉迟迥举兵讨杨坚,败迥将宇文威,以功授开府。后受迥军夹击,弃郡逃回京师,三子一女被迥杀。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发洛阳兵,击败迥将檀让。入朝长安,拜柱国、河南道大行台,因杨坚伐周而立,未行。隋开皇二年(582),拜行军元帅,统十二总管击突厥。及还,勘录尚书省中事。后总管开漕渠。八年(588),为行军总管,从征陈朝,平定高智慧。后以私粜军粮,坐除名。次年,复官爵,率兵屯马邑以备胡。寻令督晋王杨广军府事。仁寿初,拜太子右卫率。大业元年(605),为右卫大将军,参掌文武选事。从炀帝征吐谷浑。八年(612),随征辽东,败高丽兵于乌骨城(今辽东凤城县东南凤皇山上)。后因兵败萨水,除名为民,被系下狱,疾甚乃出,寻卒。撰《汉书刊繁》、《略览》各三十卷。

猜你喜欢

  • 石耶洞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改石耶洞府置,以宋代名将杨业后裔杨隆为长官。隶酉阳宣抚司(后为“酉阳宣慰司”)。清顺治十五年(1658),长官杨胜美帅众归附,仍授原职,颁给印信、号纸。后其孙

  • 折克行

    ?—1108字遵道。宋代边将。党项族。折继闵子。初仕军府。熙宁三年(1070),西夏攻环、庆2州,奉命以兵援种谔,护饷道,战于葭芦川,以功升知府州。元丰四年(1081)率部落兵受王中正节制之五路之一河

  • 罗布淖尔人

    清代史籍对居住于罗布泊地区人民的称呼。关于其族属目前尚无定论,来源较复杂。初隶准噶尔。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军进驻吐鲁番,其首领古尔班率喀喇库勒、萨达克图、喀喇和卓诸邑千余众附清,请内徙,未获允

  • 宝廷

    ?—1890清朝宗室、大臣。满洲镶蓝旗人。郑亲王※济尔哈郎八世孙。字竹坡。同治三年(1864)举人,七年进士。累迁侍读。光绪帝即位(1874),疏请选师保以崇圣德,严宦寺以杜干预,核实内务府以节靡费,

  • 来宾馆

    十六国时期前秦专门用来接待远方来客、怀柔诸族豪酋之宾馆。东晋永和十年(354),以乞没军邪遣子入侍,苻健遂下令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平朔门置来宾馆以处之,后遂用以接待远来的诸侯首领及来使。

  • 萨都剌

    约1300—1348元代诗人、书画家。又作萨都拉,字天锡,号直斋。“萨都剌”,系阿拉伯语音译,即“安拉赐福”之意。回回人。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祖父萨拉布哈与父阿鲁赤于13世纪随蒙古军东来,镇守云、

  • 左宗棠全集

    见“左文襄公全集”(459页)。

  • 写猪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此卫《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四年(1406)八月设置之札木哈卫、五年正月设置之撒只剌河卫均称作色珠伦或色珠伦河卫。

  • 鲍格因吉勒格

    即“鹿棋”(2104页)。

  • 做大贡

    德昂族群众性的宗教祭祀活动,亦称大贡、大赕、赶摆。流行于云南镇康等地。一般在夏历二、三月间择期举行。事前由达干、安长、佛爷和各家族长商定,在群众中募集祭祀所需粮、钱。旨在祈求村寨和地区平安、消灾免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