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含中国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中华民族现在包含56个民族,有: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共有人口11.33亿多人。其中汉族人口10.42亿多人,占91. 96%;少数民族人口9120多万人,占8. 04%(1990年)。“中华”原意与“中国”、“华夏”相通,《唐律疏义》谓:“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学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曹子建集》说:“威慴万乘,华夏称雄”。至近代,中国开始使用“民族”一词,“中华”与“民族”出现连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一词一般皆指汉族,梁启超说:“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含义演变为包含汉族和少数民族。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今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道:“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对于其起源,解放前有的学者认为系由国外迁来,经过近代数十年的研究证明,中华民族是在中国本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很远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的土地上。考古发掘表明,在旧石器时代,距今100万年以前的元谋猿人和40—50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以及其它不少地区的古猿人就已活动在中华大地上,说明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距今6—7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遍布北方和南方的古文化遗存,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把文明推向前进。在传说时代,炎帝族、黄帝族很早开发了黄河流域,东夷诸族很早开发了东部地区,三苗族、南蛮诸族很早开发了长江流域和我国南部广大地区。从4千年前的商代,中华民族就已经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从此,中华各民族都在统一的祖国中共同开发大地,建设社会,创造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之间的互市贸易,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同时各民族之间的竞争在激烈时也导至分裂和战争,但统一的时间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大约在周秦之际,中国中原地区跨入了封建社会,此后不断发展,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先后进入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各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统一的王朝,其中以汉族为主要统治民族的如汉朝、唐朝等王朝居多,后来也出现了以蒙古族和满族为主要统治民族的元朝和清朝。1840年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各民族共同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专制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开始以国家主人翁的身份登上政治历史舞台。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历史,素以经济文化发达而著称于世,指南针、造纸法、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为促进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汉族的农业相当发达,部分少数民族经营畜牧业的经验丰富,各民族的手工业都具有较高的水平。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均各具特色,丰富多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很大增强,同国际社会的交往更加密切,在世界上享有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

  • 都定臣

    约1916—1937民国初四川彝族土司。又名阿郭日哈,小名都四四(系都龙光第四妻所生),俗名都小官。都龙光之子。少年即任阿都正长官司兼副长官司(治今四川凉山州普格县西北鱼水坡)长官。时逢军阀割据,战乱

  • 钵铎创那

    见“巴达哈伤”(414页)。

  • 南大王院

    见“大王院”(79页)。

  • 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

    1732—1750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一译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尔、或简称那木札勒、那木札尔、阿札、阿章。姓绰罗斯。噶尔丹策零次子。乾隆十年(1745)父死,以母贵受命嗣位。因童幼无行,终日嬉戏,不理政

  • 乌骨里

    见“乌古部”(332页)。

  • 糌谢勒空

    藏语音译,意“糌粑事务局”。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专管糌粑的机关。设五品僧俗官员各1人,管家2人,任期3年。专司拉萨传召法会期间向大小僧团发放实物代金或糌粑,并办理政府典礼时所需之油炸糕点。

  • 道克顿

    皮袜子。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为旧时鄂温克族猎民用狍皮制作的传统冬穿袜子。穿之保温御寒,可防脚冻伤。辉河地区鄂温克人称兽皮袜子曰“宝宝”。

  • 郁折

    高句骊国官名。执掌图簿。其名始见于《新唐书》,为第二等级官名,位在※“大对卢”之下,※“太大使者”之上。此前《北史》等史书所记高句骊国王家凡12等级官号中,皆不见其名。

  • 艾拉汗

    清代伊犁起义军首领。旧译婆鲁屋拉。维吾尔族。新疆伊犁人。千户长伊不拉音之子。同治三年(1864),参加伊犁维吾尔族、回族人民反清起义,被推举为义军“艾米尔” (军队首领)。五年(1866),举兵攻克伊

  • 成王

    渤海国第五世王大华屿的谥号。华屿于唐贞元九年(793)继位后,不及半载而卒,其国未报请唐王朝私自加此谥号。详见“大华屿”(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