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籍
即“项羽”。
即“项羽”。
见“关子③”。
殷墟甲骨文作卜丙。商王。名胜,汤之子,太丁之弟。卜丙是庙号。汤死后继位,殷墟卜辞中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后(後);463—477即刘昱。南朝宋皇帝。公元472—477年在位。字德融,小字慧震。明帝长子。泰始二年(466)立为皇太子。泰豫元年(472)即皇帝位,时年十岁。年号元徽。元徽二年(474),桂阳
529—559即高洋。北齐王朝建立者。公元550—559年在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字子进。高欢次子。东魏时初封太原公,历任尚书令等职。兄澄死,进爵齐王,官至相国。武定八年(550),废东魏孝
见“金部”。
清末留欧学生革命团体。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孙中山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起成立,参加者有史青、贺之才、胡秉柯等旅欧学生三十余人。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词。旋又在柏林、巴黎等地
水渠名。(1)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分南北二渠,始凿于晋泰始五年(269)。隋开皇六年(586),苏威复加疏浚,民赖其利,故名之。北渠在县北,引橐水西北入城。南渠在县东南,自硖石县流入。唐贞观十一年(63
书名。明丁元荐撰。二卷。元荐,字长孺,号慎所,浙江长兴人,万历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曾隐居西山。是书杂录洪武至万历朝野事迹,三十六类,末附《避乱五箴》。
宋代太学新生入学之称。参斋时必须穿襕衫(圆领大袖的白细布袍,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戴幞头,由斋仆带上名刺(名帖),每斋两枚,引至斋厅与众见面;纳斋用钱,参加帘试。次日,在太学官厨就餐,就餐前亦备
官署名。宋代属太仆寺。掌饲养驴骡,以供载运皇帝出行时所用杂器,并供边防军事需用。以车营务监官兼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