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差
官制用语。又称差辟、辟置、奏辟、奏举。宋朝授予官员差遣的方式之一。各路转运司、安抚司、知州等,依法许自行选择官员,具名奏辟。往往侵夺吏部窠阙,使冗官现象更加严重。
官制用语。又称差辟、辟置、奏辟、奏举。宋朝授予官员差遣的方式之一。各路转运司、安抚司、知州等,依法许自行选择官员,具名奏辟。往往侵夺吏部窠阙,使冗官现象更加严重。
①在山西介休市东南。春秋晋介子推隐居此山,故名。《史记·晋世家》:晋文公偿从亡者,未及介子推,推遂隐。“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②在山西万荣县西南。《汉书·武
见“台”。
1053—1102北宋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章悖欲其谒见,将荐于朝,终不往。元祐初,以苏轼等荐,为徐州教授。又任太学博
春秋末鲁国人,名郢,字行,一作子行。孔子学生。
唐宰相裴度田庄。又称午桥别墅、绿野堂。在洛阳城内。其中多有花木流水,凉台暑馆之胜,实为城中园林,并无耕田。
即“罗从彦”。
唐中宗年号(707—710)。凡四年。
即“多览葛”。
清代漕运兵丁耕种之屯田。为官地之一种。分布于内地运河沿岸。初期各省运丁农忙时屯种,闲时河运漕粮。后河运改为海运。运丁专以耕种为主。
北宋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狄青子。皇祐间,官右侍禁、閤门祗候。熙宁间,知陇州,以供应王韶军需有功,迁西上閤门副使,知广信军。为成都府、利州路钤辖,征茂州蕃部,迁西上閤门使。元丰间,提举永兴、秦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