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定
宋涪州涪陵(今属重庆)人,字天授,自号涪陵先生。少喜学佛。后从程颐学《易》。得闻精义,造诣甚深。靖康初,召为崇政殿说书,辞不就。高宗即位,又命召至。适金兵至,失其所在。后归隐青城山中,蜀人称为“谯夫子”,不知所终。
宋涪州涪陵(今属重庆)人,字天授,自号涪陵先生。少喜学佛。后从程颐学《易》。得闻精义,造诣甚深。靖康初,召为崇政殿说书,辞不就。高宗即位,又命召至。适金兵至,失其所在。后归隐青城山中,蜀人称为“谯夫子”,不知所终。
官名。战国楚置。掌一郡行政的长官。《鹖冠子·王鈇》:“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郡大夫不以时循行教诲,受闻虽实,有所遗脱,不悉以教柱国,谓之乱郡,其诛郡大夫无赦。”
以刺史为长官之州。宋代又称军事州,为六等州之第六等。刺史不赴任者,则以他官判、知,属官有军事推官、录事参军等。辽、金低于防御州。辽刺史州设刺史、同知州事、录事参军等官职。金刺史州设刺史、同知、判官、司
①见“甲库官”。②掌管仓库官员之统称。如库大使、库长、司库、库掌、库守等。③官名。清东三省所属度支使司之属官。协掌财赋。分一、二等,一等正六品,二等正七品。
书名。清依凌阿辑。六卷。辑者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起任海龙总管,二十六年八月,沙俄入侵中国东北,清兵溃败至海龙地界。是书记其在混乱中剿抚溃兵事。内分群贤诗集、东堂诗草、续群贤诗集、宦乡志略、战时公
南宋平江昆山(今属江苏)人,字清叔。淳熙进士。与朱熹友善。宁宗时官至御史中丞。开禧三年(1207),参与谋诛*韩侂胄,事成,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著有《后乐集》。卫泾
书名。东晋孙盛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作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作二十二卷。“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母郑太后名春,避讳改。编年体东晋史。已佚。今有清黄奭辑本一卷,辑
南宋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号德壹。嘉定进士,补从事郎,充江西安抚司干办公事。稍迁太常博士,奏请示正义、进人才,其意在裁抑史弥远恤典,召用真德秀、魏了翁。历殿中侍御史兼侍讲、权工部侍郎、签书枢
①官署名。见“外兵省”、“外兵曹”。②外兵参军的简称。《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府迁骠骑,转外兵。”③兵制名。又称外军。为中央属兵驻于外地者。始置于三国魏。有中直兵、外兵、骑兵参军。北齐之制,尚书郎
金都元帅府最高长官。从一品。元初诸将仍沿用此称,无定制。世祖以后,置宣慰使司兼都元帅府,以宣慰使兼都元帅,从二品;北庭、曲先塔林、蒙古军、征东等都元帅府,置都元帅一至三员。
官署名。大理寺自明代始分设左、右二寺,分理刑狱。二寺分工,明初多次变动。成祖定都北京后更定为左寺掌南北两京刑名,右寺掌顺天府、应天府、南北直隶和各省刑名。万历九年(1581),以二寺事务繁简不均,改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