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诬告法

诬告法

明初制止诬告之法令。永乐元年(1403)定。凡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五、六人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诬告十人以上者,凌迟,家属迁化外。语儿 又作禦儿(《国语·越语》)。春秋越地。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越绝书·吴地传》:“柴碎亭到语儿、就李,吴侵以为战地。”

猜你喜欢

  • 典记

    女官名。唐置,为司记之佐,协掌宫内诸司簿书,出入录目,加印,然后授行。参见“二十四典”。

  • 平英团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攻陷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清将奕山乞和,订立《广州和约》。英军四出抢掠,三元里一带人民奋起反击。有些论著称当时民众武装曾竖立“平英团”大旗,并不符

  • 玉素普之乱

    见“玉素普”。

  • 淮南子

    书名。又称《淮南鸿烈》。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及门客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诸儒大山、小山等集体编纂而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颜

  • 副总管太监

    官名。清代太监官职之一。以六品太监充任者为宫殿监副侍衔,敬事房设六人,养心殿内(兼吉祥门)设一人。以七品太监充任者为执守侍衔,皇太后宫设一人。

  • 奋武佐郎

    官阶名。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置,为武职之从七品封赠。五十一年,改名为武信佐骑尉。

  • 高汤

    ?—590隋时高丽王。即平原王。公元559—590年在位。北周武帝时,拜辽宁郡公、辽东王。入隋,遣使朝贡不绝。文帝进授大将军,改高丽王。

  • 今世说

    书名。清王晫撰。晫字丹麓,浙江杭州人。八卷。仿《世说新语》体例,记录顺治、康熙两朝士大夫的言行逸事,多为作者的亲历见闻。每事之末,又略注所记人物的简历,可供研究清初掌故者稽考。

  • 右金吾卫大将军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右候卫为右金吾卫而置,一员,正三品,贞元二年(786)置上将军前,为右金吾卫长官,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佽飞番上,皆属之。北宋置为环卫官

  • 宏辞

    唐代选人未满期限而能试文三篇者,谓之宏辞,中试者即授官。后唐长兴元年(930)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