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不华
元隰州石楼(今属山西)人,字君实。泰定初,补中瑞司译史,历官嘉兴路治中,江南、陕西行台御史,河西道廉访佥事,移淮东,升副使。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起义爆发后,出守淮安(今属江苏),以功升廉访使。十六年,大宋红巾军将领赵均用联合青军、黄军夹攻,十月,城破被杀。
元隰州石楼(今属山西)人,字君实。泰定初,补中瑞司译史,历官嘉兴路治中,江南、陕西行台御史,河西道廉访佥事,移淮东,升副使。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起义爆发后,出守淮安(今属江苏),以功升廉访使。十六年,大宋红巾军将领赵均用联合青军、黄军夹攻,十月,城破被杀。
在今河北遵化市。明崇祯三年(1630)正月壬寅,兵部侍郎刘之纶屯兵于此,后金军三万骑围攻之,刘部因炮炸,军营自乱,全军尽殁,即此。
一作其。商周国名。姜姓。在今山东莒县北。《殷虚书契前编》有“侯”,《殷虚文字甲编》有“”,即其国。西周铜器《鼎》铭文:“叔氏伎安
①官名。一州之长。《礼·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汉代及其后,州牧亦省称牧(参见“州牧”)。清代为知州别称。②见“牧夫①”。③地名。或谓即牧野。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北。《诗·鲁颂·閟宫》:
?—405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道全。桓石虔子。荆州刺史桓玄以为扬武将军、淮南太守。转江夏相,以凶暴免。元兴三年(404)桓玄兵败,遂逃于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聚众二百,陷江陵(
隋开皇初置。以境内均水为名。治武当县(今丹江口市西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改武当郡复置。贞观元年(627)废。八年复置。仍治武当县。辖境相当今湖北十堰市、郧县、郧西、丹江口市西北部及陕西白
周代国名。姬姓。在今河南沈丘东南。春秋时为楚所灭,公元前531年,楚迁其民于荆山。前529年,楚平王即位,复其国。前506年,又为蔡所灭。
①原是大河在*宿胥口决口改道后,在故道上残留的一条小水。在今河南浚县西,发源处接近淇水东岸,东北流至内黄以下,另有一条亦为黄河故道上残留的*清河。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将进攻袁尚,因漕运需要,在淇
即“徐”。
大理卿之简称。
官署名。唐初与右帐内府同置,为秦王、齐王府所领侍卫府之一。掌领帐内,侍卫陪从。设官有统军、长史、录事及仓、兵、铠曹参军,别将等。贞观后不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