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裹头

裹头

①唐时额外勒索租赋而入私囊者,称为裹头。唐制,凡有功之臣,赐实封者,皆以课户先准户数。州县与国官、邑官执帐,供其租调。后因诸家自征,僮仆依势陵轹州县,多索裹头。景龙三年(709),因韦嗣立上疏,中宗诏令悉计丁以输太府,使封家于左藏领受,以防勒索裹头。②唐时男子成丁则裹头巾,犹古之加冠。杜甫《兵车行》诗:“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猜你喜欢

  • 澶渊之盟

    宋辽和平盟约。景德元年(1004),辽军大举南下,绕越河北诸城,悬师深入宋境。宋大臣王钦若、陈尧叟密请真宗迁都南逃。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促真宗亲征。辽军破德清军(今河北清丰),进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宋

  • 宋云

    北魏时敦煌(今甘肃敦煌西)人。神龟元年(518)和惠生同赴西域取经,逾葱岭,巡游乌场、犍陀罗等地。得大乘佛经一百七十部。撰有《魏国以西十一国事》,今佚。《洛阳伽蓝记》卷五曾引用《宋云家记》,或即其书。

  • 巴郡

    本巴国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灭巴国置郡。治江州县(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三国蜀汉移治南岸。南朝齐改名垫江县,北周改名巴县)。辖境约当今四川阆中、南充、泸州等市以东和重庆奉节县以西,綦江、武隆等

  • 龙首山

    ①一名龙首原。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起于渭水南岸汉长安故址,止于樊川,长六十余里,首高二十丈,尾高五、六丈。汉筑长安城于北坡,未央宫等都依山而建。唐筑长安城于南坡,大明、含元等宫殿都建于山原较高处。营

  • 草场

    ①积储草料之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近新城有草场二十余所。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一·古铜器》:“辛亥春,京师草场火。”②官署名。宋代又作草料场。

  • 苏辙

    1039—1112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苏洵子。嘉祐进士,复举制科。熙宁变法,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力陈青苗法不可行,遂出为河南府留守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

  • 王延德

    ①(937—1000)北宋开封东明(今河南兰考北)人。为赵光义亲校,主庖膳。太平兴国初,为御厨使,从征太原,加尚食使。俄领刺史,兼掌武德司、御辇院、左藏库。八年(983)兼充亲王诸宫使。咸平初,出知华

  • 明政

    年号。(1)唐初李子通年号(619—621)。凡三年。(2)大理段素顺年号(969—985)。凡十七年。

  • 右选侍郎

    官名。北宋元丰改制,吏部设侍郎右选,若命他官兼掌,则称右选侍郎。参见“侍郎右选”。

  • 达札路恭

    即“达扎路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