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虎贲

虎贲

官名。西周始置,《周礼》夏官之属有虎贲氏,为宫中卫戍部队将领,掌王之出入仪卫之事。春秋战国沿置。汉代属中央禁卫军。原名期门,武帝置,平帝元始元年(1)更名虎贲郎,由虎贲中郎将率领,职掌宿卫,禁卫皇宫。东汉、魏、晋、南北朝皆置。北魏太和十九年(495),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侍卫。次年,以代迁之士皆为羽林、虎贲。武人挽上格者为羽林,次格者为虎贲。除担任侍卫外,也常奉命出征,或赐与大臣充作仪仗,作为对大臣的特殊优遇。至唐始废。唐人为避讳,亦称武贲。

猜你喜欢

  • 菊花渠

    水渠名。在唐河北道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南。咸亨四年(673)县令李仁绰开,自邺郡引天平渠水溉田,长三十里。

  • 复旦公学

    学校名。前身为上海震旦学院。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9),由同法国教会发生冲突的原震旦学院部分师生所创建。校址设在原上海吴淞镇提督行辕旧址。马相伯为首任监督(校长)。初创时期,“以研究泰西高尚学

  • 统军司

    官署名。辽、夏、金、元时期的重要军事机构。(1)辽有东京统军司,统东京道诸州军事;东北路统军司,统领泰州、长春州、宁江州及东北诸部兵事;南京统军司,统领南京(今北京)汉军;乌古敌烈统军司,统领乌古等部

  • 高罗衣

    ?—1817清云南临安纳楼(今建水南官厅)人。哈尼族。嘉庆二十二年(1817),自称窝泥王,组织哈尼民众数万人起义,攻麻栗、新街、芭蕉岭等寨,击败纳楼土司普承恩;又至逢春岭(在今元阳),杀土目龙定国,

  • 涪翁

    东汉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即用针刺之法为其治疗,多有功效。著有《针经》及《诊脉法》,现已佚。弟子程高,再传郭玉,东汉和帝时为太医丞。

  • 不令支

    古族名。又名令支、离支、泠支。山戎族的一支。齐桓公北伐山戎时,将其击灭。

  • 孛脱灰塔儿浑

    秃麻部女首领。其夫歹都忽勒莎豁儿率部降蒙古,不久死,她继主部事。成吉思汗应许八邻贵族豁儿赤于其部内选三十名美女为妻,激起部人反抗,将豁儿赤拘捕。元太祖十二年(1217),又擒获奉派前来的斡亦剌部首领忽

  • 李复

    1052—1128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履中,学者称潏水先生。关学学者。为张载弟子三吕、苏昞之后辈。元丰进士,累官中大夫集英殿修撰。学问广博,喜谈兵事、井田,精于天文、历算、律吕之学。注重实际,

  • 吕祖俭

    ?—1196南宋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字子约,号大愚。吕祖谦弟。以父荫入官,曾任修职郎、司农寺主簿等职。少受业于兄,博通经史,曾助祖谦创建“婺学”(又称“吕学”或“金华学派”)。谦死,凡诸生皆承事祖

  • 卢植

    约159—192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子干。少时师事马融。灵帝时征为博士,后任九江太守,镇压九江蛮起义,征拜议郎,与蔡邕等并在东观补续《汉记》。黄巾起义爆发后,以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所部黄巾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