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掌供御及祭祀、朝会所用的各种水陆特产,正二命。下设肴藏下士以佐之。隋开皇元年(581)罢。
1170—1217南宋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字贯之,一字仲贯。庆元进士。任蓬州教授。吴曦叛宋时,他严拒胁降,弃官归。嘉定初,历太学博士、著作郎。后知真州,筑坝、浚壕、起堤,以防水害。提举江东路常平茶
建筑连接方法。前后两座建筑檐口相连成一个屋顶,相接处上做天沟排,下部空间根据需要或连成一体,或以门扇相隔。为不增加建筑高度而获得较大空间的方法。明清使用极广。
明清食盐生产组织之一。系场商自置亭䥕,募丁煎盐者。
战国楚启阳邑,西汉置县。属东海郡。治今山东临沂市北。后避景帝刘启名讳,改为开阳县。按文献记载景帝以前亦作“开阳”者,乃后世追改。
聚名。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资治通鉴》:王莽地皇三年(22),刘縯被王莽将甄阜、梁丘赐败于小长安聚后,新市、平林见汉兵数败,各欲解去,縯“会下江兵五千余人至宜秋”,说以合从之利《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
?—前575一称公子侧。春秋时楚国人。楚穆王之子。任司马。楚庄王十七年(前597),率右军参与楚、晋邲之战。次年,率军围宋,历九月,被宋大夫华元夜入军帐逼盟撤围。后为中军将。楚共王十六年(前575),
古代兵器。用青铜或铁制成,装秘(柄),为戈与矛合体,兼具勾杀、击刺作用。戟上之矛为刺,刺与戈或分铸、或合铸。商代戟刺、戈分铸,西周多合铸,春秋晚期以后又多分铸。将多个戈头合装一柲的,也称为戟,见于战国
书名。又名《仁斋小儿方》。南宋杨士瀛撰。于景定五年(1264)撰成此书。论述新生儿生理、病理、惊风、中风、疳、积、热、伤寒、痰咳、脾胃病、丹毒、杂证以及疮疹等证治方论。尤详小儿惊、疳、泻、痢难治四证。
后(後)书名。明末清初张岱撰。为续《石匮书》之作。六十三卷,附录一卷。以纪传体记明崇祯朝及南明史事。张岱所撰《石匮书》止于天启。清康熙初,受谷应泰之聘参与编修《明史纪事本末》,广收崇祯间邸报等资料,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