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瑕丘县

瑕丘县

春秋鲁瑕丘邑,秦置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属薛郡。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封鲁恭王子政为瑕丘侯于此。后改为县。汉、魏属山阳郡。西晋废。隋开皇十三年(593)复置。移治今兖州市。隋唐为兖州治。北宋大观四年(1110)改为瑕县。

猜你喜欢

  • 漏网喁鱼集

    书名。清柯某(名佚,自署悟迟老人)撰。抄本。记道光十六年(1836)至同治六年(1867)间作者在常熟地区的见闻,诸如土豪劣绅横行霸道、农民濒于绝境迭起抗争、太平军与清军战争、太平天国乡官、土地等制度

  • 应声

    一种声致振动的现象,即现代物理学所称“共振”。宋沈括《补梦溪笔谈·乐律》:“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则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古琴上第一弦至第七弦,其正调依次为下徵、下羽、宫、商、角、徵、

  • 元文类

    书名。元苏天爵编。七十卷。原作《国朝文类》。《四库全书》本改题今名。所录诗、文八百余篇,起自元初,迄于延祐,按文体分为四十三类,故名。编者旨在保存文献,全书收诏制、奏议、碑传行状多达二百三十余篇,为研

  • 穆尼阁

    1611—1656波兰人,字如德。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顺治三年(1646)来华,在福建、江南、广东等地传教。曾协助数学家薛凤祚译撰《天步真原》。后病死于肇庆。

  • 柘林镇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南柘林镇。《明史·日本传》: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以川沙洼、柘林为巢,抄掠四出。”后筑城置戍,为海防要地。

  • 新宁县

    ①三国吴分耒阳县置。治今湖南常宁市南三洞。唐神龙二年(706)移治今常宁市西麻洲,开元九年(721)又移治今常宁市西北宜江。天宝元年(742)改为常宁县。六朝时属湘东郡,隋、唐属衡州。②明弘治十一年(

  • 或隶定为。商代祭名。见于商代甲骨文。卜辞中以酒祭祀有单用、与其他祭名合用,或与用牲之法同用。如武丁时期卜辞有:“翌丁亥,酒于大丁”(《殷墟文字乙编》第4510片)。“彡酒于上甲”(《铁

  • 诬告法

    明初制止诬告之法令。永乐元年(1403)定。凡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五、六人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诬告十人以上者,凌迟,家属迁化外。语儿 又作禦儿(《国语·越语》)。春秋越地。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

  • 染院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染坊置,分东、西二院,隶少府监,掌染丝枲布帛。咸平六年(1003),并为一院,以京朝官、诸司使副或内侍一人为监,三班使臣一人为监门官。

  • 梁孝王

    见“刘武”。